順著人心說話在平時與人相處中,可以用在說服別人,也可以用在帶領下屬,效果可以說事半功倍。脾氣再大、城府再深、主觀性再強的人也吃不消這一招。 除了獎賞外,打動人心是激勵下屬的好方法。每年的年終總結會,就是施展此法的絕佳機會。 你可以將本部門最佳下屬的故事制成flash或者小紀錄片,配上音樂和話外音,然后在公司全體的頒獎典禮上,用大屏幕播放給全公司的領導和下屬看。很多下屬都很感動,獲獎者更會熱淚盈眶。然后,安排一位神秘嘉賓,比如獲獎者的愛人與他共同領獎,必將賺取獲獎下屬的大把幸福驚喜之淚。 當我們面對不同性格的談話對象時,一定要具體分析,區(qū)別對待。比如對待傲氣十足的人,如果他把面子看得很重,你不妨從正面恭維入手,讓他飄飄然,因為虛榮而順從你的意圖。這種類型的人只要你說他長得高,他便會跳起腳給你看。 不過,這里并不是要你做個凡事順意之人,做一個沒有“自我”的人,如果你真的如此,那你就成為別人的影子了。“順著人心”只是方法,而不是目的,你如果能成熟地運用這個方法,別人就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受到你的影響,甚至接受你的意愿。那么,如何順著人心呢? 1.傾聽 很多人都有發(fā)表欲,如果他在社會上已有一些成就,更有不可抑止的發(fā)表欲,當他滔滔不絕的時候,你就做一個傾聽者:一則你的傾聽可讓對方滿足發(fā)表欲,他一滿足,對你就不會有厭惡感。二則你可在傾聽中了解他的個性和觀念。然后,你要順著他的談話,發(fā)出“嗯,啊”的“贊同聲”,還可以在恰當?shù)臅r機提出一些問題讓對方說明。如果你這樣做了,你便能贏得對方的好感,甚至使對方更加相信你。 2.不要辯論 如果對方說的話你不能同意,你也不要提出辯駁,除非你們是好朋友。但如果你和他的交談另有目的,則不宜和他辯論,因為有些事情并不能辯得明白,而且很可能越辯越氣,最后不歡而散。如果你辯倒對方,那更有可能造成關系的中斷。總之,要記住,辯論不是你的目的。 3.稱贊 喜歡被贊美是人類的天性,其實贊美也是一種愛撫。贊美什么呢?你可贊美他的觀念、見解、才能、家庭……反正對方有可能引以為榮的事情都可以贊美,這種做法所費不多,效果卻非常驚人,所以也有人把贊美稱為灌迷湯。 諸葛亮對關羽,便采取此法,馬超歸順劉備之后,關羽提出要與馬超比武。為了避免兩虎相斗必有一傷,諸葛亮給關羽寫了一封信:我聽說關將軍想與馬超比武。依我看來,馬超雖然英勇過人,但只能與益德并駕齊驅,怎么能與你美髯公相提并論呢?再說將軍擔當鎮(zhèn)守荊州的重任,如果你離開了造成損失,罪過有多大啊!關羽看了信以后,笑著說“還是孔明知道我的心啊”!他將書信給賓客們傳看,打消了入川比武的念頭。 4.引導 這是最重要的和最關鍵的,如果你一番“順著人心”另有目的,尤其需要“引導”出最后的步驟。也就是說,你要在對方已經滿足時,才把你的意思顯現(xiàn)出來,但顯現(xiàn)的方式還是要順著人心,不要讓對方感到不快,例如你應該這么說“我很同意你的觀點,不過……”或“你的立場我能了解,可是……”,先站在對方的立場,再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就可以像大禹治水一般,把對方的意志引到你希望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