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各個年代的都有。 從最早的漢唐時期,到貿易爆發的兩宋,再到空前繁榮的大明,東印度公司,阿拉伯海商,暹羅占城呂宋星城的本地海商。 一直到近代的游輪貨船集裝箱。 什么都有。 本地漁民多少都有打撈青頭海底沉船上物品的經歷。 這些打撈上來的東西,也都匯聚到村外的一處市場里面。 眾人到了珊瑚廟上之后,稍微修整一下,就直奔青頭市場。 王燁對青頭市場也有點兒興趣。 不管怎么樣,收點兒好東西扔在明叔的商行里換錢總是好的。 說不定還能吸收點兒國運值之類的。 來之前明叔就已經交代過,這里的硬通貨是美刀。 眾人在香江已經換好了大把的美刀。 不過這次換錢的經歷,也讓王燁明白了,賺錢,就一定要賺老外的錢。 國內剛剛復蘇,百廢俱興。 好東西多,但有錢人少。 王燁又不想好東西流到國外,真正的精品只能收著壓箱底。 但是海外的物件就沒這方面的顧慮了。 加上寶石珍珠金銀之類的,本身沒有文化屬性,出手容易。 生意,還是要在香江甚至漂亮國做,賺老外的錢更帶勁。 青頭市場的面積不算大,在王燁看來跟北方農村的大集差不多,還要更小點兒,人數也更少。 不過考慮到集市上面賣的全都是各類古董,這個規模已經相當驚人了。 甚至潘家園早年間都不見得有這么夸張。 很快,王燁就發現,集市上面除了各類打撈上來的青頭之外,還有一些明顯不是水里的東西。 問了明叔之后才知道,因為這里已經形成了交易青頭的黑市,所以附近一些地方的販子,就把本地的一些古董物件,也帶到這里來交易。 當然了,這些東西都不是通過正經通道過來的,全是水貨。 這里的水,倒不一定是假的。 唯一的問題是這里的東西很多都跟內地完全不同。 ......... ps:在qq閱讀和起點看這本書的兄弟們能不能投一下推薦票,因為這對作者非常的重要,感謝大家的支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