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伍健叫來丁炙和鄒雨桐,其實是商量劇本圍讀的事情。 所謂劇本圍讀,也就是在影視作品開拍之前,把主要演員,導演,編劇,甚至是燈光,服道化,后期剪輯等工作人員都召集起來。 演員們分角色讀劇本,然后全體人員一起捋清楚人設和人物關系,有什么不足,有什么意見,都可以提出來。 實際上,劇本圍讀很多時候都應該是劇組初期必備的流程。 因為如果要把一個影視項目如果要做成精品,劇本圍讀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當然關鍵不在于圍讀的形式,而是目在于目的,在于通過劇本圍讀,去幫助主要演員確定對角色的理解,人物關系的調性,以及重場戲的處理。 相當于一次簡易的彩排。 比如隔壁的高麗國的影視劇行業,對此就非常地重視,至于國內,除了一些制作班底比較強勁的正劇,對此的要求似乎也不多了。 頂多是在片場拿著劇本對對戲,拍個宣傳照就完事了。 尤其是當紅頂流更是如此,有些人扎戲都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還會抽出三五天甚至一周的時間跟你劇本圍讀? 而說到當紅流量,就這一個月里頭,有誰的討論度還能比丁炙要高的呢? 所以伍健這才會特地想要把丁炙叫過去商量這件事,在他想來,如若丁炙不愿意,他也要想辦法說服丁炙參加圍讀。 因為他要讓這翻身仗盡善盡美的話,他就不可能忽視在他眼中“資方親兒子”的丁炙的意見。 沒辦法,如今的伍健可不再是十來年前那個才華橫溢,煤老板爭著要給他投錢的名導了,放在他最巔峰最狂的時候,演員不聽話,他可是敢吐著唾沫星子直接開噴的。 現在的他,只是一個急需機會重新證明自己的過氣導演罷了。 生活已經稍稍壓彎了他那高傲的脊梁,他也學會了要如何圓滑地達成自己的目的。 只是伍健不知道的是,丁炙的拍過的《窺探》和《隱秘的角落》就很重視劇本圍讀這一環節。 甚至可以說,《隱秘的角落》正是在作為監制的丁炙默許下,才能夠在區區十二集數的情況下,把拍攝周期延長到兩個半月將近三個月之長,其中除了打磨細節外,劇本圍讀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在這方面,李文峰雖然成了累到頭禿的工具人,但《隱秘的角落》確實也是他至今為止,拍過最舒心,最能盡情施展的一部作品了。 而像是《追捕》、《寒戰2》、《貪狼》這類電影,丁炙沒辦法左右的情況下,反而少了這個環節。 畢竟港片的速度嘛,你懂的嘛。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