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固然,丁炙雖然剛前不久就跟經紀人梁瓊議定,先讓子彈再飛一會,在窺探播出以及寒戰2上映之前,暫緩所有的業務,就連鵝廠系那邊拋出來的橄欖枝都先晾了起來。 但梁嘉暉的邀約又完全不同了,這個他沒多少猶豫就過來了。 不是他厚此薄彼,而是一個是利益相關,一個是朋友情誼。 在內地的圈里頭,隨著《八百》的上映和《窺探》的前期開始宣傳,丁炙已經有了幾分斤兩了,所以蜜桃tv才會萌生出想要拉他上船的心思。 而梁嘉暉身在港島,再加上是老派藝人,和內娛圈不接壤,在他看來,丁炙還是半年前那個毫無名氣,但又很有潛力,極對他脾氣的小伙子。 說真的,許多港派藝人在往前十幾年都大多對內地藝人有種天然的優越感。 在十幾年后,港圈的衰落,港資也見風使舵地大規模投資內地,圈內新生代基本青黃不接,這時候的許多港島藝人又大多帶著點暗搓搓的自卑心理,而又表現出一種倨傲的心態。 再到后來,內娛市場愈加發達,那體量又哪里是港島一個小小地區能夠比擬的,那許多藝人又認清狀況,眼巴巴地想要擠進去了,有極少數成功的,更多的是失敗的。 內娛一年得冒出多少個小花小生啊,自己都卷得要命,那些新生代基本來一個死一個,后面壓根沒人敢,也沒渠道來內地試水了,稍微出頭一點的大概也就是翻唱“野狼disco”的那位了,但他如今也是30+的年齡,說是新生代也多少有點勉強了。 而梁嘉暉和許多港島藝人不同。 他出道作就是在1983年內地拍的《垂簾聽政》和《火燒圓明園》,開局天胡,以新人之資,直接拿下第三屆金像獎的影帝稱號。 要知道那時候的金像獎還是很有料的,還不是如今淪為自家玩過家家的地區性獎項。 但因為這部片是在內地拍攝的,而當時灣灣文化局有個規矩,在內地拍過電影的演員,一律封殺。 灣灣市場作為港島電影圈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這一紙封殺令,直接讓開局即巔峰的梁嘉暉差點就直接涼了,最后甚至淪落到擺地攤糊口的地步。 據傳當時有看好梁嘉暉的人去過求情,灣灣那邊也有所松口,說梁嘉暉只要能夠寫“悔過書”,和內地劃分界限,就尚有商量的余地。 卻被地攤小販梁嘉暉給拒絕了,這一舉措,讓他直接被雪藏了兩三年。 演員又能夠幾個三年呢?況且是在當時那個星光璀璨的港娛圈子,此舉更是讓他徹底陷入前途未卜的境地,但他依舊這么做了。 可以這么說,梁嘉暉是少數對內地的態度始終如一的藝人了,但他卻絕少標榜自己是啥啥愛國藝人之類的。 也許在梁嘉暉看來,這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并沒有什么好吹噓的。 所以說,他對丁炙的如此上心,似乎也就說得過去了,他沒啥門戶之見,圈子之別,很純粹地就是想提攜下看得順眼的后輩。 港島國際機場。 丁炙闊別半年多,再次來到這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