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苗疆之行,有很多的未知,所以,一起前往的人只有五個人:顧沨、顧惜墨、顧山泉、林崇和付哲。 顧惜墨有必須前往的理由,因為西漠的靈魂在她的身體里。 顧山泉是顧沨的貼身保鏢,不跟著怎么可能? 林崇頭腦聰明反應敏捷且對顧山泉忠心耿耿,最適合同行。 付哲也是顧山泉的心腹,身手了得,關鍵時刻能一個頂三個。 三天后,顧沨一行舟車勞頓,終于抵達了位于中國西南的邊陲小鎮,蒼南。 與其說蒼南是個鎮子,倒不如說是個寨子更為妥當。蒼南,絲毫沒有外面現代化城市的一點感覺,很是原始古樸。 蒼南地處云貴交界處,因蒼南山而得名。 蒼南屬于具有高原特性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總體表現為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蒼南植被繁茂,多山。 蒼南鎮上的居民大多是原住民,濃厚的民族氣息。他們身穿民族服裝,說著苗疆的土話。 一行人剛一進入鎮里,就受到了蒼南所有居民的注目禮。 蒼南鎮里已經很久沒有外來人口了,偶有從鎮子里出去后回來的人,卻卻是極少有外面的人進來的。 一個是因為交通的不方便,另一個則是因為信息的封鎖閉塞。 蒼南鎮的人們雖然好奇的看著顧沨一行幾人,但卻目光澄凈不見惡意。 鎮上沒有旅館,顧沨一行只得詢問鎮上的居民,并在鎮上居民的幫助下找到了鎮長家。 鎮長是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名叫蕃音戈,他一個人獨居,聽鎮上的人說他有個兒子,到外邊的世界闖蕩去了。 在蒼南鎮里,人們大多居住的是吊腳樓。蒼南地處高寒山區,山高坡陡,平整、開挖地基極不容易,加上天氣陰雨多變,潮濕多霧,磚屋底層地氣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蒼南苗疆人歷來依山抱水,構筑一種通風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樓,叫“吊腳樓”。 吊腳樓一般以四排三間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還搭了一兩個“偏廈”。每排木柱一般有九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樓,一般分三層,上層儲谷,中層住人,下層樓腳圍欄成圈,作堆放雜物或關養牲畜。住人的一層,旁有木梯與樓上層和下層相接,該層設有走廊通道,約1米寬。堂屋是迎客間,兩側各間則隔為二三小間為臥室或廚房。房間寬敞明亮,門窗左右對稱。中堂前有大門,門是兩扇,兩邊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裝有靠背欄桿,稱“美人靠”。 鎮長在迎客間見了顧沨幾人,看著這幾個外來人,鎮長蕃音戈仔細的打量了一番。他們眉宇間一片清明,不見絲毫惡意。 “鎮長你好,我叫顧沨,不遠萬里來到這里,是來尋求幫助的。我們并沒有惡意。”顧沨說道。 “顧沨?”蕃音戈審視了一下顧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