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種彥謀略加思索,便同意了鄧肅的提議,確實只要做做樣子,將他被張迪偷襲然后暴跳如雷想要報仇卻不得不因為伐遼的原因而掉頭北上這種姿態(tài)做出來就行了。 反倒是入戲太深,做的太過會讓童貫起疑,點到為止才是最好。 只是讓種彥謀有些擔心的是,現(xiàn)在陳亨伯沒有調(diào)兵遣將剿匪那是因為自己出手了,若是自己收兵北上,陳亨伯會不會接手來繼續(xù)圍剿張迪? 雖說他對陳亨伯手里的河北禁軍不怎么看好,但這兩方對他來說都不是敵人,甚至可以說是潛在的盟友,互相若是攻擊的話終究是便宜了童貫。 夜幕下,已經(jīng)得到命令撤出滏山在昭德鎮(zhèn)休整的大軍之中,種彥謀點起油燈,捧起了一本書看了起來。 在身上箭傷才剛剛開始結(jié)痂的時候,種彥謀也不敢有太大的動作,每日早晨的熱身也基本沒了,因為大腿上也有傷所以騎馬也不是很方便,每天出去的時間不多,但他年紀輕輕的,精力正旺盛,只能讀書來消遣了。 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將領,不能手下士兵的強度提升上來了,自己的指揮能力還是平平,種彥謀之前一直沒時間那是因為要忙各種各樣的事情,每一樣他都抽不開身,還得練武用以保命。 現(xiàn)在正好,時間充裕,趕到滄州也不可能就什么準備不做直接跨過邊境就開打,至少也要準備一個月,等到后方的糧草集結(jié)完畢,運到地方,也搜集到了一定程度的情報才能北上。 這一段時間,正是種彥謀頭懸梁錐刺股的時候,就比如他手上的這本書,名叫《武經(jīng)總要》,乃是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元老曾公亮和丁度共同編纂的兵書,包含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兩大部分,乃是將門弟子的必讀之書。 要是其他的人,比如楊再興,韓世忠等人基本都讀過了,畢竟他們都是被當成將領培養(yǎng)的,只靠一人的血勇那是絕不可能成事的,文武雙全不說了,兵書至少是要看的。 也就是種彥謀被種師道當成寶貝,沒有遵循將門子弟的傳統(tǒng)在前線磨礪,而是被送到了東京,任其花天酒地,使勁敗家,只要不搞出大事都沒關系,這種情況下,種彥謀又哪里有什么讀兵書的心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