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凌振和湯隆對生產線的概念都不陌生。 種家的作坊里,就有一條非常粗糙的水泥生產線。 幾乎只需要幾個人守著看火候,持續裝料,就能從出料口獲得源源不絕的水泥。 凌振和湯隆看到生產線之后,受到了很大觸動。 他們還參與到生產線的改良之中,幫種彥謀對生產線的幾個節點進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效率。 種彥謀在這些方面并不如凌振和湯隆的經驗豐富。 他們更加理解這個年代的工人的知識結構,和操作習慣,改造起來得心應手。 現在凌振和湯隆都具備了一定的理化基礎,種彥謀覺得可以讓他們上手一些簡單的生產線設計了。 “用鹽酸加壓水解面筋,再脫色、濃縮之后,得到一種叫做谷氨酸的物質,將它與氫氧化鈉反應,濃縮結晶,就會得到谷氨酸鈉。” 種彥謀作為農學院的學生,在食品化學上花的精力不少。 如果早知道會穿越,他寧肯在這個學科上花更多的精力。 他一邊說著,一邊在黑板上寫出化學式。 經過十多天的學習,凌振和湯隆都已經能夠毫無困難地看懂化學式了。 看到種彥謀寫的化學式,他們雖然對谷氨酸這玩意是個什么東西,依然一知半解,但是對于其中的化學反應,倒是清楚了。 凌振問道:“衙內,谷氨酸鈉是個什么東西?做這東西出來有什么用?” 湯隆在旁邊插嘴道:“你沒聽衙內說嗎?讓我們做一種調料呢!這想必是一種美味吧?” 種彥謀笑道:“這東西做出來,能給肉菜提鮮,到時候我們種家菜館的菜色就是全天下大廚都比不上了。不過現在說這些都是空的,你們想法子先做點出來再說。具體怎么設計實驗,你們自己想,我就不摻和了。” 種彥謀的提示已經給的很清楚了,剩下的就看他們自己能不能學以致用。 對凌振和湯隆的課程告一段落,種彥謀總算是想起來莊子里的上萬莊丁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