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五十八章 文武全才-《三國:從落鳳坡開始》


    第(1/3)頁

    連呼數(shù)聲。

    卻見姜維昂首挺胸而立,面不改色,依舊一臉錚錚之起,閉口不言。

    一副靜待死亡,心懷死志之色。

    諸將見狀,對于眼前此少年升起了越發(fā)的敬仰。

    能毫無保留的坦然赴死,恐無幾人能有此膽色。

    不過,尊敬歸尊敬,眼見著趙統(tǒng)大喝數(shù)聲,卻并不予以理睬。

    所謂“臣辱主死。”

    身側(cè)的親衛(wèi)將霍弋當先面色瞬息而變,手指直直指向于他,厲聲喝道;“姜維,汝作為階下囚,將軍屈尊盤問,何故不答?”

    “可否是要我等動刑乎?”

    說罷,作勢就要揮手差遣侍衛(wèi)上刑具。

    不過,卻是被趙統(tǒng)徑直揮手止住。

    緊隨著。

    他方才是滿面的嚴肅之色漸漸堆笑,呈現(xiàn)著仿佛如沐春風般的和藹笑容,對著其輕聲笑談道;“姜伯約,本將聽聞汝乃是天水冀縣人士。”

    “亦知曉汝是忠良之后,其父為大漢討伐羌人,為國建功,可謂國之忠臣……”

    話落至此處,原本緊閉不言的姜維忽是接過了話茬,高哼一聲,冷冷道;“聽聞貴軍一向高舉中興大漢之旗幟。”

    “可如今卻不惜勾連與大漢為世敵的羌寇公開作亂,禍亂州郡。”

    “哼,就憑此等作為,又焉有臉自稱漢室帝胄之后,又有何顏面興復大漢?”

    一番番的話語道落。

    只見此時的姜維一臉怒容。

    渾身的肌肉似是伴隨著濃郁氣勢而緊繃而起。

    出聲大為斥責道。

    此言一出,帳內(nèi)寂靜無聲。

    雖說在場眾將校都并非涼州人士,但對于漢、羌間一百多載來頻頻爆發(fā)戰(zhàn)爭可謂是大為清楚不過。

    概因朝廷曾多次征召川中叟兵助陣。

    對于柳隱、張嶷等川人而言。

    其實羌人與他們也有仇恨加身。

    此一戰(zhàn),只因己方軍事實力相較曹軍各部懸殊極大,方才不得已接連白馬羌予以聯(lián)盟共進退。

    此番姜維是占據(jù)了大義制高點指責。

    倒是令諸人一時難以辯駁。

    眾人各自微微低下了頭。

    環(huán)伺一周,眼瞧著周遭一幕幕,趙統(tǒng)心下不由是贊揚著,“不愧是天水麒麟兒,此等辯才果真有數(shù)分不俗。”

    眼見他抓著大義來駁斥。

    他深吸口氣,沉思了良久,心知定是不能順著其話語反駁,想了又想,微微調(diào)整了下話風,吐露著:

    “自桓、靈二帝以來,上賣官鬻爵,斂財享樂,下令地方豪族肆意妄為,不管不顧,又因連年羌亂,導致國庫空虛。”

    “外有天災人禍,各州郡百姓顆粒無收,內(nèi)又有大族欺壓,終是導致了黃巾亂起,令眾諸侯相繼做大,而朝廷無力。”

    “因之,朝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間,禽獸食祿,讓國家愈發(fā)衰敗。”

    “現(xiàn)曹賊更是假借救主之名,而借機挾持天子,擅自遷都,將之圈養(yǎng)于深宮之中,不見天日,政令無不是出自其一人之手,恣意妄為。”

    話語落到這,稍是頓啊頓,趙統(tǒng)似乎是神情間愈發(fā)激昂振奮起來,繼續(xù)慷慨陳詞道:“幸得吾主乃漢室帝胄之后,為名正言順以清君側(cè)之名討伐賊子。”

    “方才不顧名望,于沔陽效仿高祖帝設壇位,群臣擁護為漢中王,討伐天下叛逆。”

    “此番一戰(zhàn),我軍代表大漢正義之師北上,叛賊不思僥幸投誠,卻縱兵抵抗,反是羌人愿重歸附于我大旗下。”

    “我大漢一向海納百川,聯(lián)合各方志士先行掃清逆賊,還朝廷一道朗朗乾坤,還天下民眾太平方為正道,又豈可因小失大,尚記著曾經(jīng)的仇怨乎?”

    “伯約既為漢室忠良之后,理當歸附我軍,與我等一齊匡君輔國,若是執(zhí)意頑固不冥,效忠國賊,其父縱使身在九泉之下,又焉能瞑目?”

    這一席洋洋灑灑的言語落下。

    一時之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封开县| 嘉兴市| 无锡市| 额济纳旗| 焉耆| 巨鹿县| 河津市| 牟定县| 冕宁县| 托克托县| 昭平县| 东山县| 沧州市| 怀集县| 巴林左旗| 满洲里市| 武冈市| 襄垣县| 分宜县| 碌曲县| 仙游县| 措美县| 龙井市| 娄烦县| 正阳县| 武穴市| 南江县| 海南省| 昭平县| 贺州市| 嫩江县| 临朐县| 丹江口市| 当雄县| 嘉荫县| 休宁县| 黄石市| 长海县| 正镶白旗|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