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又該如何凝聚麾下各部將士,凝聚文武諸臣的信念呢? 又當如何號召天下士民共伐逆賊曹氏呢? 經過諸葛亮這一番番的提點之下。 劉備此刻也一瞬間意識到了許多問題。 而聯想著這些。 他心下隱隱間覺得。 此番上表稱王,似乎是勢在必行之事! 何況。 現在他更是據有了大漢的龍興之地。 若是效仿了先祖上表為漢中王后。 此番也會給天下士民們一道道的信心。 莫非,大漢當真還氣數未盡? 大漢尚且還有中興的可能乎? 只要令各州郡間士民們心懷憧憬。 那待日后誓師大舉北伐后。 才能有愈發之多的勢力以為助力。 此舉方才會事半功倍。 這是諸葛亮信中所述的正名因素。 當然。 令劉備所重視的自然還是更進一步,以籠絡麾下眾心,凝聚信念。 這才是最為重要的關鍵所在。 待劉備看過諸葛亮的親筆書信以后。 他自己也靜靜的思索了許久。 待將一件件的事情理清過來。 思緒也漸漸的發生了變化。 從最初的法正,黃權等人勸誡時的言辭拒絕。 現在心態上也發生了些許改變。 沒有那么的抗拒了。 而敲定此事后。 劉備也繼續是不動聲色。 只等待著法正下一次再度糾集群臣予以勸誡稱王一事了。 查閱過諸葛亮的勸進表過后。 劉備遂也依依翻閱了留守于成都的其余諸臣的勸進。 其中自不乏許靖、秦宓,楊洪,李嚴等人。 不過,他現在已經做出了決議。 面對著諸人的勸進表。 也只是面上流露著微微一笑,一笑而過。 而隨著成都的信使已經抵足至漢中過后。 法正,黃權等重臣,亦是快速的就聽聞了此事。 隨即,二人便齊聚起來,商議著。 “聽聞成都方面,由軍師為首的諸文武大臣紛紛呈遞上了勸進表,現已由主公親自批閱?!? “正若所料不錯,我等應該當再度勸誡的時機已至也!” 一語而落。 黃權亦是連連附和著:“此言不錯!” “想來憑借軍師的一番唇舌勸進之下,主公或許已經改了心意。” 話語落罷。 二人也是迅速間便達成了共識。 緊隨著。 法正,黃權接下來便召集軍中諸將以及其余文臣,欲再度一齊勸誡稱王一事。 而就在諸人尚且還在準備時。 劉備也召見目前自己的左膀右臂。 法正和黃權。 二人聽聞召見,亦是快速放下手中之事相見。 會面過后。 二人微微躬身見禮后,劉備便示意其落座。 隨即,三人便商議起來。 會話間。 劉備直言道:“現今間,孟起已經遣散了西羌諸部,攜本部之士突圍南下。” “照目前的時局看來,曹操經此一戰,其本部主力顯然是元氣大傷,或許沒有數載的歲月,是無法休養過來的!” “現在最為關鍵的恐怕就是荊州局勢了?!? 一言而落。 此番話語亦是瞬間得到了法正的認同。 只見他連番點頭,隨后不由拱手分鐘道:“主公所言非虛,現我軍接收了一個完好的漢中郡?!? “郡內不僅人口充足,且多載下來,由于沒有遭受戰亂的影響,以及張魯于此一帶布道教化民眾。” “倒也讓漢中各家各戶家有余糧,能夠安居樂業?!? “且十余萬戶,亦是連續數載都風調雨順,年年豐收,也令漢中數載下來,積蓄甚厚。” 話落至此處,法正話語間稍作了一番停頓后,又徐徐道:“而漢中又地勢艱險,極難用兵。” “現在主公背靠漢中郡,外又有地利之便。” “曹軍已經難以在圖漢川之地。” “而反觀荊州方面,便大不盡相同了?!? “概因,我軍目前所據的荊南四郡以及以首府江陵為首的南郡之地,向北則是與襄陽、樊城,等地屯有重軍的曹氏武裝針鋒相對。” “且江陵與襄陽之間,乃是平坦寬闊的平原地區,也極其適合于曹軍的騎兵沿陸路進取縱橫馳騁。” “即便現在是關將軍親自鎮守荊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