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0 >> 莫被人情綁架-《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第(1/3)頁

    ◎不慣別人的臭毛病

    青年作家易術在微博上講了這樣一件事:

    7歲時,我媽給我買了個滑板,才玩了兩三個星期,有個遠方親戚的6歲熊孩子看上了,抱著死活不肯放。他媽一直說送給他唄,難得這么喜歡,念叨許久,我媽笑不作聲,半晌說了句“我把它擦干凈”,小孩才肯松手。我媽拿去里屋,空手走出來。他媽問:“滑板呢?”我媽說:“我兒子也難得喜歡,你們自己買吧。”

    面對親戚的無理請求和自己孩子的戀戀不舍,如果易媽媽礙于情面,硬是把滑板送給親戚的孩子,就會給自己的孩子造成傷害,那顯然不公平。如果硬是不給,不僅想要滑板的孩子不悅,大人之間的和氣也會被傷到,這件事確實很令人為難。不過,聰明的易媽媽略施小計,找個理由先把滑板要了回去,然后笑呵呵地說:“你們自己買吧!”對方一聽,必定能意識到是自己的要求太過分了。

    對那些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無理請求的人來說,這個辦法很值得借鑒。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以下情形:別人以“孩子小,不懂事”為由,強迫你把私人物品借給孩子,結果被孩子損壞;親人以“我窮,你比我有錢”為由,向你借錢,而且有借無還;同事以“你能力比我強”為由,勉強你加班,幫他完成工作等。如果你不愿接受對方的請求,對方就會指責你說:“你怎么能和他一般見識呢……”如果你維持己見,就會有人說:“你怎么這么小氣啊,太不善良了……”

    以上種種,其實都屬于道德綁架。所謂道德綁架,是指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喜歡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的人一般是思想道德低下的人,他們認為資源多的人就必須幫助資源少的人,這樣才能達到一種心理平衡,也順帶獲得了幫助別人的虛榮感。從這個角度來說,道德綁架其實就是弱者的無理取鬧,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不縱容我,你就是沒道德。樂于助人是美德不錯,但對于那些道德綁架的行為,我們有必要學會拒絕。

    當一個人觸犯了你的原則和底線時,不要礙于面子,隨隨便便讓步。原則和底線是一個人的尊嚴,連尊嚴都失去了,還要面子干嗎?想要有尊嚴地活著,就必須堅守原則和底線,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明確這一點。謙讓是一種美德,我們可以謙讓,但不能事事謙讓。別以為把喜歡的東西、喜歡的人、能夠勝任的工作讓給別人,自己就很偉大,在讓出去的時候,你心里真的舍得嗎?不舍得還要讓,那不是懦弱,就是虛偽。

    有的人凡事都以自己為中心,自己有能力做的事不做,偏找別人幫忙,不管別人在做什么,都強迫對方把自己的事放在第一位。對于這種人,我們不用磨不開面子,直接果斷回絕,別管他說什么。就像王小波說的那樣:“人在世界上有兩大義務,一是好好做人,二是不能慣別人的臭毛病。”

    人都是容易得寸進尺的,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專門針對這種現象做了實驗。實驗中,研究人員扮成義工來到一個小區,挨家挨戶解釋,由于附近的交通事故頻繁,希望附近的居民在他們的院子里樹立“小心駕駛”的標志牌。由于標志牌非常大,豎在院子里明顯會破壞花園的景觀。不出意外,很少有居民愿意這么做。

    隨后,研究人員去了另外一個小區,這次,他們請居民在院子中豎立一塊“做個安全駕駛員”的標志牌。這次的標志牌只有3英寸見方,所以幾乎所有居民都樂意這么做。兩周后,研究人員再次到訪,請第二組居民把原來的小標志牌換成更大一些的牌子。令人吃驚的是,有超過七成的人愿意豎立那個又大又丑的標志牌。這一概念被稱作“登堂入室”,即首先讓對方接受一種可以接受的東西,然后慢慢換成更加夸張的要求。

    一個人如果接受了別人的小要求,別人在此基礎上再提一個更高點兒的要求,這個人一般都不會拒絕,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登門檻效應”,也叫“得寸進尺效應”。

    從上面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得寸進尺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以后在答應別人的請求之前,我們要留心這一點,防止別人得寸進尺。

    別人一再請你幫忙,你一再不好意思拒絕,那對方就會一步步逼近你的底線,直至把它侵蝕掉。當一個人完全喪失底線的時候,就會像木偶一樣,任人擺布。因此,觸及底線的事情是絕對沒有商量余地的,我們一步也不能讓,而且一定要態度堅決,讓對方再也不敢在同類事情上打你的主意。

    ◎捐款與愛心畫等號嗎?

    做善事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奉獻,不能有私心雜念,也不能借此攀比炫耀。捐款值得提倡,不過,要怎么捐、捐多少,應出自個人意愿,不能用捐錢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的道德。不捐款就是沒愛心,這種想法是狹隘的。

    小陸的單位有一名員工,前兩天在崗位上突發疾病,去世了。由于單位資金吃緊,而員工家里的經濟又比較困難,所以單位便召開職工大會,號召全體職工捐款,并聲明捐款后將公示捐款詳單,也就是說,誰捐了,誰沒捐,捐了多少,所有人都一目了然。

    小陸心里很抵觸這種做法,一方面,他和妻子每個月光是還房貸就已經很吃力了,另一方面,他和這位員工連面都沒見過,根本就不認識。這種情況,他不捐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單位說要公示詳單,這和強制捐款有什么區別?同事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別說不捐,就是比別人捐得少了,都會被人說三道四。

    小陸見身邊的同事都頗有怨言,心想,既然大家都和自己的態度差不多,單位應該會不了了之了吧。想不到,下班之前,小陸接到辦公室的電話通知,讓他去把捐款交了。小陸不知道是什么狀況,便去辦公室一探究竟。進了辦公室,小陸嚇了一跳,里面擠滿了人。當他看到表格的時候更是驚呆了,原本嚷嚷著不想捐的同事,每個人的名字后面都齊刷刷地寫著500元,只有小陸的名字后面是空白的。盡管萬分不情愿,但小陸還是馬上把錢交了上去。回家以后,他越想越郁悶,妻子嘆了口氣,安慰他說:“捐都捐了,別上火了。換了是我,恐怕也會那么做。單位上上下下那么多人,不捐的話,以后怎么做人啊?大不了后半個月,我買菜時再算計著點兒,應該能維持到下個月。”

    有些單位組織捐款時雖然名為“自愿”,實際上卻通過各種手段強制員工。還有一些單位在捐款捐物的同時,要求冠名,廣邀媒體大肆宣傳,用以樹立企業形象。這種功利的做法完全背離了慈善的本質,使原本扶助弱勢群體的愛心,變成了令人反感的作秀,這恐怕會令越來越多的人對做善事失去信心。

    對于捐款攀比的現象,中國第一家民辦公募基金會——1基金的創辦人李連杰說過這樣一番話:“看到網上那些排行榜,我覺得很遺憾,愛心怎么能用金錢來衡量呢?如果我就只能捐一元,我難道要去跟比爾·蓋茨比愛心嗎?有的人一沖動,捐一個月工資,要是這樣連續三個月,他就變成貧困戶要我們去救了。”

    李連杰籌備1基金時,曾去找一個做生意的朋友幫忙,這位朋友大約有上百億的身家。得知李連杰的來意后,朋友說:“出錢,好啊,10萬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陕西省| 房产| 山丹县| 永丰县| 无极县| 报价| 孙吴县| 鸡西市| 龙口市| 肥乡县| 杨浦区| 元氏县| 沁阳市| 武强县| 唐河县| 洞口县| 武义县| 定安县| 万宁市| 东乌| 拉萨市| 太保市| 驻马店市| 周至县| 克拉玛依市| 扶沟县| 海淀区| 余干县| 大田县| 隆子县| 六安市| 邯郸县| 同心县| 绍兴市| 鄂温| 蒙城县| 玉山县| 万年县| 天门市|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