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舞臺上的隨機應變-《特別會說話》
“咚、咚、咚”,大唐雷音寺的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繼續給大家講一下表達的藝術,以什么為例子呢?咱們以舞臺藝術為例子,說說京劇。
當年譚派京戲有個大腕叫譚富英,他在舞臺上有這么一個人盡皆知的故事,我們從這個故事里來看京劇演員在舞臺上的機智程度。這個戲是什么戲呢?是很多朋友都熟悉的《文昭關》。就是講伍子胥過昭關,他全家都被楚王殺了,只有他一個人跑出來了,所以一夜白了頭,其中有一段經典的唱段:
“過來一關又一關,心中好似滾油煎,腰間空懸三尺劍,不能報卻父母冤。”
也就是說伍子胥上場,他腰間應該掛著一把劍。結果這天趕寸了,管道具的喝了點兒酒,在后臺把道具給弄錯了,因為上一場戲演的是秦瓊的戲,秦瓊腰間掛的是腰刀,他稀里糊涂地在譚富英先生上臺的時候,把這腰刀掛在老先生腰間了。一上場,底下觀眾樂了,因為他們都是老戲迷啊,知道伍子胥應該拿著把劍,這怎么拿著把腰刀就上來了呢?底下一樂,譚富英心里就緊張了,為什么樂啊?怎么笑場了呢?哎,他手一摸,壞了,他知道了,為什么呢?劍的把手是個云手,刀的把手是個彎兒,他手一摸就知道是道具錯了。要是一般演員就蒙了,怎么唱啊?腰間空懸三尺劍,我這是刀啊,這不就出大笑話了嗎?演員的機智就在這兒,這么短的時間之內,馬上鑼鼓點兒起來就要唱了,譚富英先生琢磨了四句詞,把三尺劍改成雁翎刀,也就由言前轍變成了揺條轍,唱出來就變成了:
“過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滾油澆,父母冤仇不能報,腰間空懸雁翎刀。”
你看,這演員多機智!這其實說明他肚子里闊,戲詞也熟,挪到哪段之后,馬上趕著押韻的東西就出來了。
比這更有意思的還有一件事情,京劇演員在臺上演《失空斬》,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咱們都知道孔明失了街亭之后使空城計,把司馬懿嚇跑了。那么司馬懿的兵退了,諸葛亮趕緊從城樓下來,這個時候把旗牌官叫來了,干嘛呢?馬上布置防御,得撤啊。所以諸葛亮在臺上固定的詞是,鏘鏘鏘,這旗牌官過來了,“啊,速去列柳城請趙老將軍”,叫旗牌官去請趙云。旗牌官:“得令!”鏘鏘鏘,他下去了。結果這天趕上倒霉,演旗牌官的和演諸葛亮的兩人在后臺喝了點兒酒,鬧了點兒別扭。上臺前,這旗牌官就琢磨呢,我今兒非把你晾在臺上。于是諸葛亮上臺,鏘鏘鏘,“啊,速去列柳城請趙老將軍”。旗牌官本來應該“得令”!結果這旗牌官來了句什么呢?“啊,丞相,這趙老將軍若是不在呢?”諸葛亮一想,哪有這詞啊,這不就僵在臺上了嗎?但是演諸葛亮的演員很機智,馬上就有新詞出來了:“軍機大事不可泄露,你且附耳過來。”這旗牌官心想我看他怎么接,過去了,耳朵扶著。諸葛亮趴他耳朵邊來了一句:“我是你爹!”這時鑼鼓聲上來了,旗牌官只得說了一句:“得令!”然后下去了。這件事情在當時京劇界傳為笑談。
有人說老梁你今天不是講表達的藝術嗎,怎么講了這兩個段子呢?我告訴大家,你跟別人講有些事的時候真不是單純的語言問題,教你好好說話,不是徒逞口舌之利,需要讓人全方位地接受你所講的事情。在面對面的溝通中,手勢、動作、眼神、表情,應該是渾然一體的,在這方面想達到協調一致,不妨把我們這視頻再從頭到尾看一遍。你看看我是怎么講譚富英那段,后來是怎么講諸葛亮的。你把這個過程當中,我的眼神、表情、動作,怎么與幽默的語言結合掌握了,那就是非常完美的一種表達。所以說好的表達,絕不是徒逞口舌之利,它是手眼心法的一種綜合體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岢岚县|
宁南县|
南乐县|
澳门|
蕉岭县|
克东县|
漳州市|
宜章县|
开封市|
上饶市|
渑池县|
潮安县|
昆明市|
武汉市|
枣庄市|
静乐县|
万盛区|
邵东县|
锡林浩特市|
宜章县|
上蔡县|
商都县|
永宁县|
株洲市|
广宗县|
桐柏县|
福贡县|
新建县|
洪江市|
西和县|
辽宁省|
大田县|
榕江县|
同心县|
疏附县|
南阳市|
长顺县|
文化|
吉林市|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