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幾個知青在一旁站著,他們都沒輪到招工指標,神情焦灼,這些知青都在這邊待好幾年了,最長的都有七八年,從青澀的毛頭小子,變成了穩重滄桑的老大哥,有些都快進入而立之年了,可回城之日遙遙無期,他們已經絕望了。 “看來咱們要在這邊安家立業了,別想著回城了。”年紀最大的男知青名叫張樹德,也是瀘城人,他今年29歲,八年前就過來了,是在這邊時間最長的知青。 長年累月的辛苦勞作,再加上營養不良,張樹德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十來歲,滿臉滄桑,本是讀書人的手,布滿了老繭和裂紋,如果不是戴了副眼鏡,一眼看去就是個莊稼漢。 張樹德長嘆了口氣,他家里境況一般,沒有能力替他走關系,這些年眼看著其他知青一批接著一批回城,只有他年年如今日,一直據守不動,他的心里不難過是假的。 他也想回城啊! 哪怕回去掃廁所都成,他真的不想再待在這兒了,食物氣候,風土人情,哪怕待了八年,他還是不習慣。 而且他也不想當農夫,他是高中生,他有文化,如果不是來了農村,他應該能考上大學,用他學到的知識報效祖國,而不是在這邊開荒種地。 “認命吧,咱們以后就留下來種地吧,唉!” 其他幾個知青待的時間也不短,都和張樹德一樣,家里沒關系,只能眼睜睜地羨慕其他人。 幾個老知青又齊齊嘆了口氣,不由自主地看向一旁和人說話的蘇眉,年輕美麗,很快就要回城了,他們的眼神都是羨慕的,不過他們并不嫉妒,蘇眉這次舍己救人,救的還是寶貴的科學家,招工指標給她無可厚非。 至于楊偉那幾個,他們也不嫉妒,人家有個好爹,生出來就比他們高一頭,嫉妒不來的。 還是認命吧! 蘇眉聽到了張樹德幾人的談話,便走了過來,笑著說道:“其實你們可以參加高考的?!? 除了招工回城,高考是最直接有效的回城方法,但也是最難的。 去年國家宣布了恢復高考,只去年就考了兩次,今年七月考了一次,總共考三次,很多知青都報考了,大家都拿出了開荒的勁頭,想成為光榮的大學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