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了是了,前面那城就是車遲國都。道長可是游方的道人?”老大爺熱情的指著那邊城池說道。 “兩位真人有禮了,這里有些消暑的甜粥,與兩位真人解解渴。” 正說著話,另一邊田里也過來一個中年。 這人手里端著兩大碗甜粥,恭恭敬敬的遞到陳遠二人面前。 陳遠道了聲謝,也不推辭,接了甜粥便喝了起來。 “真好喝,涼涼的。”小狐貍喝了一口喜道。 “兩位真人,這甜粥桶一直坐在井水里,因此涼爽解渴。真人盡管飲了,我那還有的是呢。”那送粥的中年男人憨憨的笑道。 “多謝先生,貧道師徒各持一碗足以。” 陳遠點頭稱謝,又問及農(nóng)事。 “先生,今年的收成如何?貧道看著良田莊稼長勢喜人,應(yīng)是一個豐收之年吧。” 這中年人說道:“正是正是,這還多虧了三位國師年年祈雨歲歲祭天,才有了這十幾年好日子。” 那邊老者也是感嘆一聲:“您看看這田地之豐收,再看看那些百姓之富足,這可都是托了三位道家國師之福啊!” 陳遠能看出,在這二人心中,三位國師地位極高,且他們對道家信仰也頗為深刻。 他們是發(fā)自肺腑的感謝三位國師給車遲國帶來的好處。 老百姓是最實在的,你給了他們恩惠,他們便感激你的恩德。 “謝過這位先生款待。玉兒,走!咱們該進城了。” 陳遠看看天色對兩個農(nóng)人道了聲謝,便帶著玉兒往都城趕了過去。 到了城門口,守城的兵丁離著老遠看見陳遠兩人過來,立刻就迎了上來。 “兩位真人有禮了,兩位可是游方的真人?可是初來我們這車遲國?”城門校尉對陳遠深施一禮,恭敬的問道。 “這位長官有禮!貧道是東土大唐游方的僧人,今年回轉(zhuǎn)東土。路過寶地,正是初來乍到未入此城。” “真人客氣了,車遲國一向尊崇道家,您二位來此便是上賓。小人這就為兩位上賓引路。” 城門校尉官職不大,見了陳遠自然是自稱小人。 陳遠沒說什么,只是跟著他到了城門口。 校尉吩咐一聲,便有一名兵丁飛快往城內(nèi)跑去。 陳遠知道他是去報信兒了。 車遲國尊崇道家已經(jīng)到了極致,凡有游方道人路過,便會立刻通報三清觀,自有道士親自前來接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