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349章我在今年下第一場雪回家 最終他的提議沒被采納,帶兩個小孩子走遠路,始終不放心,這讓張衛東很遺憾,人好像都有炫耀的心里,可惜這么久了都秀不成。 心里年紀即使已經四十多,做了關月玲兩輩子的兒子,他還是希望看見關月玲的幸福表情,京城的大宅子這么久了,母親都沒去過,似乎沒得到她的表揚,這件事就不圓滿。 苦笑一聲心說:“終究還是個俗氣的普通人,愛秀愛現的俗人。” 劉校長和一中校長聯袂登門,劉校長一見就恭喜張衛東說:“張衛東同學,你真是太厲害了,報紙我都看了,我這一看哪,皖北的少年作家張衛東,說的肯定就是你啊,你怎么做什么都這么厲害?” 關于《活著》的討論在全國掀起了熱潮,這個時代的主流都是從福貴那個時代走過來的,對故事里描寫的場景有很強的代入感,再加上十年動亂才結束,都是樣板戲,電影也翻來覆去就那么幾部,人們對新鮮出爐的《活著》熱情高漲。 當然,大部分的評論都是負面的,大部分的觀點都說作者立身不正,替地主老財抱屈,應該抓起來,好在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能接受不同的聲音。 后來燕館長拐彎抹角來表功說:“作協有些人建議把張衛東這樣的人剔除出組織,說你的《活著》就是精神鴉片,是資本主義壞分子想重新抬頭,是他和王勝利局長一起把他保下來的。” 吃了張衛東的嘴上感謝之后,他滿意地走了,走前還表示說:“作協那些人太不像話了,要不要向衛縣長匯報一下情況......” 呃,文化人就是這么委婉。 “兩位校長,可別提了,我這些天都不敢看報紙,罵我的話太難聽了。” 罵吧,罵就是罵余華老師。 劉校長是堅定的擁護者:“別管那些人,巴老和那么多名家為活著這部小說做序,他一個人就能讓這些人閉嘴。” 一中校長今天過來是擔心他在文學圈出頭了,不想去讀書,語重心長地說:“張衛東同學,你還年輕,有更廣闊的未來在等著你,千萬別不讀書呀。” “校長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會去讀的,將來還想像我姐姐一樣考個好大學呢。” “你能分清輕重,那就好了。” 說到姍姍一中校長就很遺憾,張姍姍進城讀書比較早,一中的門檻高進不去,就隨便找了個高中,可沒想到人家居然考上了北大,這要是在一中的話,就不僅僅是錦上添花的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