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致搞定論文后,楊舟打印好親自送到白書龍手里,讓他看紙質版論文。 白書龍大致看了看,發現有很多拿不準的地方,又不好當著楊舟的面詢問,便表示要去給其他幾位生物學院士看看。 楊舟自然沒有意見,他回到酒店也有事情做。 因為張豐靠著cas9技術,還有自身影響力導致楊舟被退稿,他現在很想繞開cas9技術。 尋找更厲害的基因編輯辦法。 現在的基因編輯,其實并不怎么好用。 每次都是先制取基因,然后用病毒剪切掉某段基因,根本不是編程一樣任意修改。 也就剛好胡蘿卜有大小控制的基因代碼,如果某種植物,沒有這段基因代碼,那楊舟也無法讓某種植物果實變得更大。 當然每種植物的果實變大基因本來就是不同的,西紅柿由圣女果拇指大小變成拳頭大小,最根本的基因是控制花房種子數量,胡蘿卜的大小基因關鍵在營養攝取。 cas9依靠病毒剪切目標生物基因片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楊舟想要重起爐灶,開辟新道路,最好是找到能夠自由編輯基因代碼的方法。 現實世界肯定沒有這種技術,但系統空間肯定有! 只有自由編輯基因,才可能誕生癌癥治療植物,才能誕生特殊材料植物。 楊舟再次進入系統空間,想要找到基因代碼改變方法。 他要為下一篇頂級期刊論文做準備。 在神秘空間中,楊舟打開基因模擬功能,數據面板再次出現,他這次又拿出胡蘿卜種子改造。 和以前不管過程不同,這次楊舟觀察每一個細節。 還真讓他看出點東西。 改造胡蘿卜的時候,楊舟這次通過感知力,察覺到和現實世界一樣,改造胡蘿卜種子同樣使用的細菌。 也就是說,系統也用的張豐申請專利的cas9技術。 這項技術的關鍵在于選取的細菌不同,成功率也有所不同,cas9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中。 無數科學家都在用不同的細菌,或者改良實驗步驟增加改造成功率。 很顯然,楊舟的系統使用的細菌非同一般,甚至能夠達到100%成功率。 楊舟從系統拿出的改造種子,最后都能成功發芽。 成功率和cas9細菌剪切原有基因時基因斷裂自動修復有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