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生母白氏本來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足的農(nóng)人家庭,她在年少懵懂的年華,遇到油腔滑調(diào)的秦伍財,被俘虜了整顆心,無論如何也要嫁給他,白家無可奈何,只好成全了這門親事。 不過白家一開始就看不起老秦家,白家把白氏送出門,就等于少了這個女兒,只打發(fā)了六兩六的嫁妝,六兩六對于比較有錢的家庭來說,是上不得臺面的,當(dāng)然,白家不想便宜了老秦家這種人,也無可厚非,畢竟老秦家吞人嫁妝,并不是做不出來的事情。 白氏本身也有錯,錯在識人不清,她很快嘗到了惡果。 秦伍財見她只帶來了六兩六的銀子,還不肯上交,對她態(tài)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變,變得冰冷,淡漠,動輒責(zé)罵,甚至還動了手腳,為了報復(fù),或者說是本性如此,秦伍實還去鎮(zhèn)子上的窯子廝混,白氏為此傷透了心,從此變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歡,后來秦伍財又和陳氏勾搭上了,三天兩頭不回家,白氏心灰意冷,才知道自己犯下大錯。 她遇到的,真的是一個垃圾,徹頭徹尾的垃圾,無可救藥,卑劣無恥。 她也只是因為年少受了迷惑,并不是個愚蠢的女人,她是個知道反抗的。 秦伍財逼問過無數(shù)次嫁妝,老秦頭和馮氏也旁敲側(cè)擊了好多回,嫁妝是娘家給出嫁的女兒壓箱底用的,女兒可以自由支配,婆家打嫁妝的主意,那是要遭人恥笑和指點的。 可是老秦家本來就不要臉,而且是出了名的,為了這筆銀子,這些都可以拋諸腦后。 白氏知道總有一天這筆銀子不保,就尋了一處山崖,冒著生命危險下去,把嫁妝藏了起來。 事實證明她做的是對的,秦伍實開始翻箱倒柜,揪著她的頭發(fā)質(zhì)問,差一點,嫁妝就落到了這個垃圾的手中。 白氏病了,越來越嚴重,老秦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為她請大夫,白氏娘家富足,卻不能帶給老秦家好處,老秦家上下都恨她,怪她自私,無能。 到如今還有什么不能明了? 白氏一咬牙,決定和離,只有這樣,她才能保住一條命,也才能過好下半生,她拖著病體,找回了白家,表明痛改前非,再也不輕信,只希望白家能夠暫時收留,等她尋到好人家。 這件事,遭到了白家上下的一致反對。 每個人都罵白氏丟了白家的臉,不管是她的父母,還是她的兄弟姐妹,都對她極其羞辱,唾沫橫飛,連白家的幾個家丁也對她冷嘲熱諷。 白氏暈倒在白家。 白家讓家丁把人送回了老秦家,帶來白老爺子的話,如果白氏再回白家,就找人來收拾老秦家。 至此,白氏在老秦家眼里,已經(jīng)是徹底失去價值了,她又忍受了多少侮辱和委屈,不得而知。 她又是抱著怎樣的痛苦,無奈,恨怨離開這個世界,不得而知。 她死后的三個月,秦伍實把懷孕六個月的陳氏迎進了門。 也許是報應(yīng),陳氏又給秦伍實頭上好好戴了一頂綠帽子。 這些,都是閑聊時候,菱花親口說的,菱花是個實誠人,不會夸大其詞,也不會胡編亂造,每一個字,都是事實。 秦容以前還小,六年前她八歲,那個年紀能記事了,她還清晰地記得一些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