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四十四章 第一步:開小灶 林青婉這次回來發(fā)現(xiàn)家里的飯菜又變差了,比以前還差,菜里一點油都沒有,飯也是雜糧飯,分量似乎也變少了不少。 她不知道是,因為楊鐵柱這次受傷沒有弄回來銀錢,何氏和楊老爺子為了給楊學章湊夠那50兩,賣了家里不少糧食,何氏的私房差不多被掏空,所以卡家里的飯食是卡得特別狠。 楊鐵柱心里苦笑了下,指望何氏給他開小灶? 那比登天還難。 等林青婉自己吃飯的時候,她一邊吃一邊在心里考慮著各種問題。 最后終于下定決心—— “咱們自己來開小灶吧。” 楊鐵柱看了媳婦兒一眼,不知道說什么。 林青婉也沒等楊鐵柱給出什么意見,她一般想好的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剛好咱們小隔間里有灶,拿來給你開個小灶應該沒問題。” 楊鐵柱想了想,覺得也可以。 雖說他覺得自己吃啥都無所謂,但是媳婦兒擔心他的身子,他就不能反對。 而且他吃今天的響午飯也感覺出家里的伙食不太好,再轉念一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兒了。 “你看怎么辦吧,到時候我跟三弟說一聲,讓他幫你打個下手。” 開小灶的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來。 林青婉想好了以后,就去正屋跟楊老爺子和何氏說了。 林青婉把老大夫說的話又跟楊老爺子說了一遍,說楊鐵柱這回是死里逃生,元氣大傷又失血過多,必須好好補補,所以他們想自己給楊鐵柱開個小灶。 楊老爺子聽完以后,就答應了,但沒問林青婉他們這么開小灶有沒有銀錢之類的。 何氏臉拉得老長,也沒有說什么反對意見,只說了一句家里沒有東西給他們開小灶。 林青婉沒有理會她,得到楊老爺子的同意,就轉身找楊鐵根去了。 整個過程中,林青婉的臉色一直是僵著的,她不準備還像以往那樣沖老兩口笑什么的,勉強不來,也不想勉強自己。 她心里琢磨著怎么開小灶才方便一些,她想把小隔間里的灶臺重新整一下,因為那時候楊鐵柱只是想留個灶口方便燒熱水,所以小隔間里的灶臺只有一個灶膛,如果要在里面做飯肯定是不夠用的,反正小隔間里面的空地還挺大,她就想改大一些。 姚氏聽了她的打算,跟楊鐵根商量了一下,決定三房跟二房一起改造。 她早就有像二房那樣隔個小隔間的打算了,剛好這次一起請泥瓦匠來弄。 泥瓦匠還是請的上次楊鐵柱請的那一個,楊鐵根雖說不能自己動手砌灶臺,但是打打下手還是可以的,所以二房的灶臺弄得很快。 林青婉考慮了一下,把小隔間里的格局又布置了下,大的改動沒有,就是把灶臺旁邊砌了小半堵墻,把放馬桶的位置和灶臺的位置隔開了,在進入口處掛了一個簾子,又把放澡桶的地方也砌了小半堵墻,掛了一條布簾子做隔斷。 這樣一來,洗澡沐浴方便的地方就隔出來了。 然后她又找了村里的一個木匠,挨著墻邊做了一排簡易的架子出來,可以放些灶上用的東西什么的。 泥瓦匠給二房改造好,就去給三房改造去了。 何氏看三房也在屋里大動干戈,臉色非常不好,把楊鐵根叫過去問了之后,才知道三房是隔間屋子用來洗澡,不禁罵了一句矯情瞎糟蹋錢。 可是泥瓦匠已經(jīng)開始動工了,何氏也沒辦法把人趕回去。 知道這是老二那個媳婦兒帶出來的,這讓何氏對林青婉更是沒什么好臉。 林青婉才不管何氏對她有沒有好臉呢,反正何氏之前對她也沒有什么好臉。 如果為了讓何氏對她有好臉,她就委屈自己委屈她男人,她寧可不要。 更何況她也沒想要何氏的什么好臉,包括楊老爺子,他們現(xiàn)在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之所以還窩屈在這里只不過是形勢所迫罷了。 灶臺是弄好了,但是灶上的很多東西都沒有,林青婉決定去一趟鎮(zhèn)上。 姚氏跟林青婉一起去的,一個是為了陪林青婉,另一個則是她的活計做完了可以去交貨了。 林青婉的那些荷包也做完了,便一起帶上。 兩人一起去了鎮(zhèn)上,先是去錦繡坊交了活計,又接了一些荷包回來。 林青婉得了360文錢,姚氏得了120文錢。 林青婉看著手里的一小袋銅錢,覺得真是杯水車薪。 雖說她和楊鐵柱所有的錢財加起來還有40兩銀子不到,但是林青婉卻不免覺得有些危機感。 楊鐵柱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完全康復,暫時是不能出去賺錢了,家里又改動了灶臺訂做了木架子,灶臺上的東西還沒有買,林青婉估摸差不多一起要4、5兩銀子左右。 還有要給楊鐵柱開小灶,食材肯定是要自己出錢買的,這又是一筆開支。 在未來至少3個月之內(nèi)完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林青婉不免想到要開源節(jié)流。 節(jié)流是節(jié)不了的,這些都是必須辦的,那就要開源了。 林青婉想了又想,還是錦繡坊又購買了一些上好的繡線和一塊質(zhì)量上層的尺頭,還有一副繡架。 姚氏不明白林青婉為什么要花這些冤枉錢,但是錦繡坊的蘇掌柜想了一下就懂了,不禁心里有些期待林青婉能給她帶來什么樣的繡品。 接了繡活兒買了繡線尺頭,林青婉就帶著姚氏去買灶臺上要用的家伙什了。 一些東西買下來,因為大部分都是鐵質(zhì)的所以比較貴,又花了一兩多的銀子。 買完東西,兩個女人提不動,只能先寄放在鐵鋪老板那里。 林青婉又去了鎮(zhèn)上集市買了些米面碗筷之類的,還有佐料等等,又買了兩只豬蹄和兩只雞還有一些菜。 姚氏今天到手了120文錢很是激動,也難得大方的給家里的兩個孩子買了些點心糕點糖果之類的。 這一通忙下來,已經(jīng)過了正午。 林青婉拉著姚氏找了一個面攤坐下來,準備先吃了午飯再說。 面是清湯面,就放了幾片青菜葉子,一小碗面條,就要3文錢。 姚氏覺得很不劃算,跟林青婉說買兩個饅頭吃吃就算了,花這個冤枉錢干什么。 林青婉沒有聽她的,硬拉著她坐下。 說吃飯是次要的,關鍵是為了可以在這里休息一下。 也的確是,吃饅頭人家可沒有桌椅板凳給你使用的,只能拿著饅頭蹲墻角吃,兩個女人蹲墻角啃饅頭,那得多丑呀……林青婉只要一想到那個畫面就決然打消了想省錢的念頭。 姚氏想了想也是,逛了一上午確實累了,也沒再反對。 不一會兒,老板就端了兩碗面條上來。 兩人就開始吃起來,林青婉覺得這面條怎么說吧,也就做得普普通通,就放了幾片菜葉連點兒哨子都沒有,不過面條是摻了白面做的,倒也不錯。 姚氏則是覺得很好吃,因為楊家常年累月吃粗糧,種的小麥都拿去換銀錢了。 吃完面又坐了一會兒,林青婉感覺休息的差不多了,就付了面錢,和姚氏兩人起身。 去了市集又添置了些上午沒有買的東西,又到市集上專門租車的地方租了一輛牛車。 林青婉買的東西件數(shù)太多,東西又重,不租個車子憑她們兩個女人根本弄不動。 跟牛車主人講了一下價格,說好20文錢包把她們東西搬上車,然后送她們回落峽村。 去鐵鋪拿了東西,牛車主人幫她們搬上車,林青婉和姚氏便坐著牛車回落峽村了。 到了楊家大門口,楊鐵根看到她們回來就迎了上來,幫林青婉把東西往二房屋子拿。 王氏看到林青婉買了這么多東西回來,也迎了上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