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石頭炸裂,山腳下裂出了一道口子,是一條通往山體內(nèi)的道路。 看到這一幕的九指琴帝,直接怔住了,表情詫異:“怎么會......” 九指琴帝待在萬葬谷足有百萬余年,自認為對此地了如指掌。此刻,他卻看到許長歌打開了一條奇異的通道,不可思議。 許長歌沒有走到山體內(nèi),而是朝著漆黑的洞口內(nèi)彈指一點。 嗡! 漆黑的道路盡頭,閃出了一點光亮。 光芒雖然微弱,但能將周邊的黑暗驅(qū)散,帶來一絲希望。 慢慢的,這一點光芒從黑暗的深處飄了出來。 九指琴帝看清楚了,是一盞高約兩尺的古燈。 古燈的表面看起來十分粗糙,像是經(jīng)歷了很漫長的一段歲月。燈體由石頭打造而成,灰白的顏色,燈座是一個圓盤,燈頂上是一個半個巴掌大的小型托盤,沒了燈芯。 古燈懸浮于許長歌的面前,瞬間勾起了許長歌靈魂深處的一段記憶。 一段尤為古老的歲月時代,具體年限不知。萬族強者為了靈脈等資源,征伐不斷,害苦了底層的生靈。 一日,一個凡人感悟自然,削石化燈,以自身發(fā)絲為燈芯,讓一片黑暗的空間有了一點燭光,令許多尋常生靈感受到了溫暖,不再恐慌。 多年后,凡人悟道,雖未能踏上修行之路,但將儒道之術(shù)推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一盞石燈,護一州安寧,引萬法退避。 凡人點燈,可撼蒼天。 只可惜,凡人最多只有百年壽命,曇花一現(xiàn)。 “這盞燈,要熄滅了。” 青衣人游走于世間各地,聽聞人族出了一位儒道凡尊,親臨而見。 老人家已經(jīng)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僅有青衣人一眼對視,便知青衣人不是凡人,鞠躬一拜。隨后,老人家請青衣人坐而品茶,很是恭敬:“燈可滅,道長存。” “你的道,后世恐怕無人能走。” 以凡人之軀,悟得儒道真意,抵御萬族強者的征伐,護得一域百年太平。這等天資和成就,哪怕是青衣人也是頭一次見到。 “會有人能走的。” 老人家面黃肌瘦,卻有一種言語不可描述的儒雅,深邃的眼神中蘊含著一絲希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