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出關取了行李后,李曉凡在虹橋機場打了一部出租車,直奔十六鋪碼頭。 當時每天傍晚有一艘從十六鋪碼頭始發(fā)前往明州市的輪船,第二天清晨抵達明州江北碼頭。 李曉凡趕到時候,金陵東路一號和十六鋪碼頭現(xiàn)場售票處的當天“天封輪”船票早已售罄。 幸好,現(xiàn)場有不少“黃牛”,由于臨近開船時間,黃牛手里的二等、三等、四等艙票都早已經(jīng)沒了,李曉凡只得掏出三十元人民幣高價黑市買了一張五等艙,俗稱統(tǒng)艙票。 當時從申城到明州火車也有好幾班,最快的快列七個多小時,慢車要十幾個小時,但是很多人還是喜歡坐通宵的輪船。因為輪船四等艙與五等艙的價格比火車票便宜。 因為當時的人缺的是錢,有的是時間,所以能省則省。 還有個好處是行李可以多帶,當時的明州人喜歡到大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一帶采購高檔貨,往往挈包背袋、行李繁多。輪船顯然比火車寬敞許多,而且行李數(shù)量也不像火車那般嚴格控制。另外大家覺得乘坐輪船可能更加舒適,船艙里可坐可臥,甲板上可走可望,餐廳里可以吃飯,俱樂部里看可以看錄像電影,有時還能趕上壯觀的海上日出。 李曉凡買的統(tǒng)艙沒有床位,還需要需花上五毛錢跟船公司借個草席。上船后,大家一窩蜂涌進船艙,偌大的統(tǒng)艙瞬間變得擁擠,方才排隊時候還談笑風生的老鄉(xiāng)們、新朋友們,一下子又拆伙搶起了地盤。 領完草席然后找到棲身之處即可,如果在甲板上半夜里會被海風掛的瑟瑟發(fā)抖,如果在船艙里,悶熱還有船艙里隆隆作響的發(fā)動機聲。坐統(tǒng)艙是蠻辛苦的一夜,但是省下來的幾元錢可是幾天的開銷啊。 大家等到各自用行李圈住自己搶占的底艙“領地”后,這才安心。然后留下人看行李,其余的便到甲板上放松去了。 李小凡感覺統(tǒng)艙雖然環(huán)境差,但最大的好處就是熱鬧。 輪船起航后,統(tǒng)艙里自然而然地圍坐出一些“老酒群”,大家拿出準備好的打包酒菜,席地而坐邊吃邊聊,鵝熱鬧且溫馨。 李曉凡記得前世經(jīng)常還能碰上這樣的情景:兩伙人吃著聊著,最后聊得投緣,索性合并在一起喝酒了。至于在船艙里遇到多年不見的同學朋友,或是陌生年輕男女相鄰而臥,談得對心以后找了對象的,也是經(jīng)常有的逸聞趣事…… 這個輪船還有個潛規(guī)則:由于輪船上的船員多來自上海。所以每每開往明州總是慢慢悠悠,回來申城則開得飛快,常常提早到站。凌晨天色尚暗,船員們都已經(jīng)各自急著回家,還能鉆進老婆被窩里溫存一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