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辣眼睛??!-《重歸新加坡1995》
第(1/3)頁
回到胡姬花村巴剎李曉凡打包了一份“檳城炒粿條”當晚餐。
炒粿條原是廣東潮汕、福建閩南一帶的小吃,潮汕福建移民至馬來半島后就成了新馬地區的國民美食。
李曉凡他們剛剛到新加坡時候,聽名字“炒果條”開始以為這是一道甜品或蔬菜,后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道炒面食。
“粿條”一詞是潮汕地區、福建閩南地區叫法,粿條與河粉看起來差不多,但是粿條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彈性。炒粿條是將扁平的米粉面條與生抽及老抽、蝦醬、羅望子汁、豆芽、韭黃、臘腸以及鳥蛤一起翻炒而成。
胡姬花村的這家“檳城炒粿條”也是個網紅店,李曉凡排隊等了十分鐘。
這家店的炒粿條面的炒粿條分為黑白兩種,就是加不加黑醬油的區別,黑的色深味濃,醬香濃郁,喜歡這個的人比較多。白的比較淡,但可以吃出雞蛋等配料本身的味道。
李曉凡喜歡這家店的特色在于雞蛋下得特別多,雞蛋被特意炒得不熟以使粿條顯得鮮嫩多汁,再加上有黑醬油及辣醬一起炒,味道特別濃郁。
檳城和吉隆坡一帶的炒粿條都是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嗜辣者還可以配上三峇辣椒醬,使炒粿條的味道在咸甜中帶點辣味。
在新加坡待久了以后,李曉凡特別喜歡吃黑炒粿條,配上當地特色的三峇辣椒醬,再來一杯冰可樂,特別夠勁!
說來也奇怪,國內專家從健康衛生角度都不建議熱食品搭配冷飲一起食用,但是前世李曉凡在新加坡都跟當地人一樣,喜歡熱食搭配冷飲一起食用,肚子好像也從來也沒出過什么問題,一切正常。反而到了國內以后,這樣一搭配吃喝,立竿見影會拉肚子。
李曉凡打包好炒粿條和一罐健怡可樂,上樓回到宿舍,打開電扇和電視,今天傍晚天氣比較涼爽,風扇一開就很舒服,他一個人美美地把一頓晚餐解決了。
炒粿條1.5元新幣,健怡可樂0.5元新幣,這樣一頓晚餐2元新幣,合人民幣11元多一點。在新加坡,像李曉凡這樣的外勞,如果省一點的話,一個月生活費300新幣夠了。樓下的雞飯、鴨飯、炒面等主食價格基本在1.5元到2元新幣左右。如果在工廠的餐廳吃,更加便宜。
吃完后,李曉凡把吃剩余一點食物、打包盒和可樂罐等一堆垃圾直接丟進了廚房的垃圾投放口。
丟完垃圾,美美地點上一支煙,看著垃圾投放口,李曉凡想起重生前申城熱火朝天的垃圾分類運動,還要什么定點定時投放,分類不好還可能被罰款,這樣一比較,感覺在新加坡丟垃圾真是方便,可能是全世界最方便的國家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城|
濉溪县|
镇江市|
连云港市|
乌兰察布市|
乌鲁木齐市|
赞皇县|
喀什市|
安溪县|
社会|
萝北县|
顺昌县|
庄河市|
墨竹工卡县|
攀枝花市|
平陆县|
尉氏县|
始兴县|
南昌市|
项城市|
称多县|
永靖县|
疏勒县|
仙游县|
德惠市|
栖霞市|
密山市|
库尔勒市|
乐业县|
汝阳县|
克什克腾旗|
石棉县|
北京市|
莒南县|
吕梁市|
方城县|
西藏|
澎湖县|
乐陵市|
兴山县|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