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坐擁十萬守軍,卻要與對面五萬人談判,朱泉禮好不憋屈。 可不談又不行,對面的炮越打越準(zhǔn),越打越遠(yuǎn),有好幾次都差點落在城主府里面,不想哪天被從天而降的飛石砸死,除了談判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當(dāng)然,在朱泉禮看來談判并不等于投降,投降是單方面的認(rèn)輸,而談判則是雙方利益的交換,在性質(zhì)上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 有人把消息通知了李恪,受他之邀所有唐軍主將在半個時辰之后齊聚中軍帳,這其中包括薛萬徹、蘇定方、薛仁貴、李亦函,除此之外還有幾名娘子軍中李亦函親自認(rèn)命的將領(lǐng)。 眾人在中軍帳落座之后,李恪笑著說道:“大家應(yīng)該都對聽說了吧,對面打算跟咱們談判,你們有什么看法,都說說吧。” 薛萬徹大手一揮:“不談,有什么好談的。” 蘇定方猶豫片刻,說出與薛萬徹完全相反的意見:“我覺得還是談?wù)劚容^好,兔子急了還咬人呢,萬一把朱泉禮逼急了出城跟咱們決戰(zhàn),憑咱們這五萬人可擋不住他。” 李亦函秀眉一挑:“你不相信我的人?信不信就算朱泉禮傾巢而出,我的人也能把他們給堵回去。” 李恪沒想到自己一句話竟然引得眾人針鋒相對,干咳一聲對李亦函道:“小函不要如此急躁,行軍打仗拼的不是一時之勇。再說你又不能在這里待一輩子,你的那些兵早晚還是要交出來,如何使用他們,姑丈和老蘇也有一定的發(fā)言權(quán)。” 李亦函原本還想再說什么,但聽李恪提到‘不能在這里待一輩子’,這才想起李恪早晚有一天是要回長安的,于情于理他都不可能把這五萬大軍帶在身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