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恪輕蔑一笑:“人無信不立,這種出爾反爾的臭毛病絕不能慣著,否則今天這個不服,明天那個不忿,日子還要不要過了。” “明白了,我這就去安排攻城的事情。” “等等。”李恪叫住風風火火的李亦函:“攻城的事情先不急,老蘇不是帶著土炮過來了么,先讓他過過癮再說?!? 李恪跟朱泉禮的想法差不多,他同樣不看好李亦函收留的五萬農民軍,且不說這些人幾個月前還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來當兵不過是想要混口飯吃,根本打不了硬仗。 就算能打硬仗,憑他們高句麗人的身份,讓他們去攻打大王城就特不靠譜,萬一打了一半臨陣倒戈,李恪哭都找不著調。 李亦函倒是沒想那么多,這女人看似精明,實則單純的可愛,李恪一說便點頭答應下來,毫不遲疑的對身邊女衛吩咐道:“三郎的話你聽到了?還不快點去通知蘇將軍!” 女衛更是個直桶子脾氣,行了個軍禮二話不說轉身就走。 說起這土炮,李恪還是從抗戰電視劇里看來的,當時的 tg就曾經用汽油桶當炮管把炸藥包之類的東西當成炮彈發射出去。 既然汽油桶都能當炮管用,沒理由兩寸厚的鐵管子當不了炮管,反正發射的又不是什么正八經的炮彈,只要管直壁滑問題肯定不大,最多少放點火藥也就是了。 正是基于這一點,二十門土炮在極端的時間內被造了出來,每門炮甚至只來得及做五次試射就被匆匆忙忙拉上了戰場。 先說一句,這真不是李恪打算草菅人命,實在是拗不過薛萬徹、蘇定方等一幫子傻大膽,這才不得不答應他們到戰場上用實戰來做測試的。 這幫殺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打了一輩子仗,腦子一熱連自己的命都不在乎,啥時候把其他人的命放在心上過。 炮拉到戰場就開始擺弄,有人負責炮身調平,有人負責炮身仰角,二十來人一門炮擺弄的不亦樂乎。 李恪隱約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在那邊嚷嚷:“快點,都特么給老子快點,沒見高句麗人已經準備好了么,你們這幫兔崽子怎么這么慢,快點,好了沒有?還沒好?你們都是干什么吃的,信不信老子回去抽你們軍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