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盡管叫的是‘楊尚書’,可禮節上卻完全是迎接上官的架式,或者說是迎接王儲的架式,于是誤會就這樣越來越深。 在馬車里陪著李恪的常公公見外面那么多高官顯貴用如此大禮迎接,只當是他們已經確認了李恪的身份,連忙主動幫他打開車門,下車立于車邊,以臣子之禮相待。 要知道,他可是高建武身邊的紅人,連他都對李恪行如此大禮,前來迎接的高官立刻‘明白了’李恪的身份,同時彎下腰,異口同聲道:“恭迎楊尚書歸來!” 車中的李恪同樣搞不清楚狀況,只當這是高句麗特有的禮節,懵懵懂懂從車里出來,按照以前的習慣隨意拱拱手:“嗯,有勞諸位同僚前來迎接,大家都起來吧。” 眾官員同時起身:“多謝楊尚書!” 嗯,這幫高句麗官員很有素質嘛,老子這么年輕便身居高位,竟然連一個嫉妒的都沒有,真特么難得。 李恪下了馬車,正琢磨著,邊上已經有人找上常公公,幾句耳語之后,常公公來到李恪身邊:“楊尚書,王上正等著您呢,您看……。” “哦,那就去看看吧。”李恪正走神呢,隨口答了一句,等反應過來已經來不及了。 于是,在常公公的帶領下,李恪再次坐上馬車,晃晃悠悠的進了王宮,將那些前來迎接的眾官員遠遠丟下。 直到馬車遠去,人群中才傳來一個聲音:“看來咱們王上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啊。” “是啊,估計是多年不見的關系吧。” “多年不見不至于吧,這位‘尚書大人’年齡不大,但那一身氣度卻不是普通人家能培養出來的,別的不說,諸位家中數代都是權貴,家中子弟可有此等氣度。” “此言甚是,此子就算流落民間,只怕也是受到了很好的調教,否則換成一般人見到吾等,豈會如此淡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