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眾人重新把話題拉回到這次大唐入侵上面,乙支川搖頭嘆道:“大能,朱城主,如今高惠真與高延壽在漁陽固守,對朝庭調令置若罔聞,我倒是不擔心他們兩個的安全,但近十萬守軍何辜,竟然要跟著他們,給他們陪葬,每每想及此事我這心里……唉!” 嗯,那你要說這事兒,還真是找對人了。 朱昌盛偷偷看了李恪一眼,心中暗自吐槽。 李恪則好像沒看到一樣,轉著手里的杯子道:“我倒是不怎么擔心大唐的軍隊,與其相比我更擔心泉蓋蘇文。” 乙支川愣了愣:“泉蓋蘇文?” “對,如果我沒記錯,乙支文德老將軍應該就是為了他才來的盧龍吧,但此人卻在入境之后便帶著能夠裝備數萬大軍的軍械消失無蹤,試想若是他在戰斗的關鍵時刻給我們背后來上一刀,其后果只怕比唐軍入侵還要可怕的多。” 這還真不是李恪杞人憂天,淵蓋蘇文可是地地道道的高句麗人,以他對高句麗的熟悉,不出來搞事還好,出來就會搞出大事件。 對于乙支川來說,李恪提出的議題無異于雪上加霜,外有大唐大軍壓境,內有淵蓋蘇文舉旗造反,憑他手里這區區五萬騎兵能做什么,不管是阻敵還是平叛都遠遠不夠! “以我對泉蓋蘇文的了解,他或許還躲在盧龍附近,只不過我們現在坐困愁城,對盧龍已經是鞭長莫及。” “將軍如此肯定?” “除此之外他別無去處,數萬大軍的裝備不是小數目,哪怕是分開運輸,也需要大量的牛馬。但是,這次邊境大軍調動如此頻繁,卻絲毫沒有他的半點消息,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一切么?!” 乙支川的分析李恪不是沒考慮過,他只是不敢相信淵蓋蘇文會有如此大的膽子,將數萬大軍的裝備藏于盧龍,萬一被人發現那就是一鍋端的下場。 就在李恪考慮如何處理淵蓋蘇文的問題,要不要把他以前藏身的地方派人搜查一遍的時候,乙支川輕咳一聲:“好了,此事就不要提了,此地人多口雜,萬一被唐人的奸細聽到,免不了又要多生事端。” 唐人奸細,你確定這么說真的好么? 朱泉禮早已從兒子口中知道了李恪的身份,原本他并不怎么支持兒子的意見,畢竟高句麗眼下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