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至少短時間內不可能打仗。 高句麗使者之前的考慮并沒有錯,大唐國庫眼下無法支撐一場遠征,哪怕遠征的軍隊只有十萬人。 所以李世民大度的原諒了高句麗使者,只是勒令其返回高句麗,限期半年將前朝將士遺骨送還。 至于不送會如何,李二沒說,也不需要說,威脅只屬于弱者或者地位相等的兩家,大唐會用實際行動來告訴世人,如果高句麗忤逆了大唐皇帝,會面臨什么樣的懲罰。 李恪同樣被趕了出去,哪怕他并不覺得自己有什么錯。 高句麗盡管與后世的棒子國沒有直接的淵源,但李恪就是看他們不爽,一個個牛嗶拉轟呢,跟誰倆呢。 后世的時候有國際社會制約,國內能夠容忍棒子國在那邊上躥下跳,畢竟需要維護國際形象。 可現在嘛,完全不需要有任何顧忌,誰的拳頭大誰就道理,看你不順眼打了也就打了,不服又能如何,敢跳直接滅了你。 “為什么讓我出手去打高句麗人?”離開皇宮,葛爾·陵欽跟在李恪的身后,疑惑不解的問道。 “無聊,想找樂子,反正吐蕃與高句麗隔著十萬八千里,你們之間又打不起來。只是沒想到,高句麗那家伙竟然這么慫,只挨打不還手,可惜了?!? 李恪的回答讓葛爾·陵欽很是無語,虧他之前還以為是不是有什么政治目的,想讓自己出來背黑鍋,現在看來,是自己想多了。 “是不是覺得我想用你來背黑鍋?”李恪轉頭看向葛爾·陵欽,表情似笑非笑:“不用覺得有壓力,怎么想的就怎么說,我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坦誠,如果你問了,一定會告訴你。” “殿下說笑了,我現在的身份不過是階下之囚……” “是井底之蛙,陵欽,你對自己身份的定義很有問題?!? 劉全趕著馬車在李恪的面前停了下來,打開車廂的門,伸手在里面擺弄了一下,一副可伸縮的踏板自車底翻上來,很高級的樣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