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李恪回到王府就準備收拾行禮回麻亭縣,那邊高爐的建設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鬼才有時間在長安陪著一群土老帽閑逛呢。 對,就是土老帽,不管是吐蕃還是薛延陀,又或者高句麗、新羅、百濟,所有人在李恪的眼中都跟野人差不多,每天變著法子想從別人身上占便宜,真當其它人都是傻子? 不過這次去麻亭李恪并不準備待太長進間,所以東西并不準備帶太多,只是簡單的收拾一下,反正要不了多久還要再回來,中秋詩會就要開了,總不要放了所有人的鴿子。 說到詩會,李恪一拍額頭,總算想起一件被自己忽略的事情,急急忙忙跑去王府的側院的工坊區。 如今王府的工坊區更像是試驗場,燒焦炭和玻璃、水泥的窯洞早就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六個被分隔開的獨立院落,每一個院子里都有一間獨立的二層小樓,那是員工宿舍,除此之外就是根據研究的方向不同,設立的不同工坊。 這次李恪來的是制造手銃的工坊,七八個打了幾十年鐵的匠人拉家帶口的住在這里,五室兩廳四衛,占地面積兩百多個平方的員工宿舍基本能夠滿足他們生活所需,三貫六的月俸讓他們就算養活一大家子人也不必為生計擔心。 更何況他們吃住都在王府,春夏秋冬四季,每季都有工作服免費發放,冬天有取暖補貼,夏天有防暑降溫補貼,手里的錢根本花不出去。 羅四海是火銃工坊的負責人,四十多歲的年紀滿手老繭,手藝是所有人中最好的,李恪來到工坊的時候,他正在指揮著其它人進行冶煉試驗,以便打造出更加堅固、結實的槍管。 叮叮當當的聲音中,李恪拍拍他的肩膀:“老羅,怎么樣了,出成品沒有?” “殿下,您怎么來了,快快快,這里臟,咱們去外面說話。” 李恪的到來讓羅四海很高興,揮揮手讓匠人們該干什么繼續干什么,自己當先引路,帶著李恪來到自己的家兼辦公室。 屋子并沒有多么復雜的裝修,就是在原本的毛坯上面刷了一層白灰,門窗也是出自王府匠人之手,粗狂中帶著別樣的美感,除此之外,所謂的客廳里面就是兩套桌椅,一張桌子,很務實,也很簡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