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世民不知不覺再次想到了皇位繼承人的問題。 李承乾是不錯,本本分分,老老實實,讓他這個當爹的很省心,目前來看應該是個很好的守成之君。 但這樣的兒子他不喜歡,他李世民的兒子,就算沒有氣吞山河之勢,也要有虎狼之資,守成之君沒什么意思,大唐需要的是強大,是發展。 相反李恪雖然不怎么讓人省心,可他的獨立性和進取精神卻讓李世民十分欣賞,大唐就要有這種狼一樣的進取精神。 如果能把這兩個小子的性格捏在一起就好了,朕安安穩穩給他打個堅實的基礎之后就將帝位禪讓給他,然后朕就帶著那幫老兄弟去征戰天下,讓這片陸地上所有的國家全部臣服于朕的腳下。 聽上去似乎有些矛盾,可李世民真是這么想的,當了整整四年的皇帝,感覺比坐牢都不如,每天只能看到頭頂巴掌那么大的一塊天。 李世民是龍,是龍就應該翱翔九天,而不是被困在方圓數里之內。 好在這位皇帝陛下還有理智,并沒有把這樣的想法宣之于口,只是若有深意的看了李恪一眼:“三郎,按照你之前說的,朕是否可以認為你這是打算與番邦開戰?” “不,兒臣只是想讓天下百姓過的更好些。”李恪搖頭,他知道老頭子應該是誤會了什么,攤開手說道:“這么說吧,其實那些番邦在兒臣眼中幾乎與土雞瓦狗沒什么區別。 父皇您別瞪兒臣,這是實話,因為他們國家的經濟不完整,吐蕃與薛延陀就不用說了,兩個國家到現在還是部落制,收多少稅還要看下面部落的臉色,就這樣下面也是離心離德。 高昌等西域國家還處在奴隸制之下,他們的確不缺錢,可民心不在他們那邊,打打順風仗還可以,打大仗不說士氣如何,一個國家能湊出五千刀鎧甲齊備的士兵都算他們傾舉國之兵了。 唯一比算難纏的是半島上那三個國家,他們國家的體制與大唐一脈相承,處處模仿咱們,算得上有些實力。 可他們依舊有自己的弱點,那就是貴族從來不把百姓當人看,這邊收著百姓的賦稅,那邊卻還要奴役百姓,這樣的情況下看上去他們的軍事實力與我們相差不多,但實際上不過是驢糞蛋子表面光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