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長孫沖的要求,李恪答應的十分痛快。 吩咐下人簡單的收拾好行禮,第一時間逃離了野外。 事實上,就算長孫沖不提出回城的要求,李恪也住不下去了,荒山野嶺又正值長夏,到了晚上不僅要防備蚊蟲叮咬,還要小心不要被蜈蚣之類的蟲子鉆到耳朵里去,那小日子過的簡直不要太酸爽。 由儉入奢易,想當年為了每月四千多塊錢的工資鉆山溝子,憑借一頂帳篷在大山里一住就是一個月,要是能跟工程車回城里待上一個晚上,會引得整個營地罵聲一片。 現如今不行了,在大唐生活了近二十年,每天被宮女太監照顧的無微不至,哪里還受得了這樣的苦。 來來回回一折騰,轉眼又是數日。 按照李恪的要求,近兩千人齊心合力,冶煉工坊已經初具規模。 首先是三丈高的高爐,說白了就是煤爐子的放大版,再然后是加熱爐,一大一小兩個爐子中間以磚石砌成的通道相連接。 除此之外,還有一架采用畜力驅動的巨大風箱,說不上有多精致,反正也是做試驗用的,只要能把風吹進高爐其它無所謂,反正早晚也是要拆的。 除此之外就是高爐內部的設計,這個沒什么好說的,直接上耐火材料——粘土坩堝。 沒辦法,在缺乏合金工藝的前提下,只能暫時先用這個,等到什么時候產量和工藝都上來了,才能更換。 這一日,李恪正盤著手在工地上轉悠,遠處長孫沖風風火火跑了過來:“三郎,走走走,快跟我回長安。” 李恪滿頭霧水:“出什么事了?不是,你慢點,有什么事兒你先說清楚。” “使團,高昌、于闐、薛延陀的使團馬上就要到長安了,姑丈來信說讓你馬上回去一趟。” “前些天不是還說還要一個月么?”各國使團要來長安的事情李恪早就知道,考慮到這件事情跟自己沒什么太大關系,也就沒放在心上。 如今竟在要自己馬上回長安,這是鬧的哪一出兒? 長孫沖胡亂擺了擺手:“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剛剛有長安信使送來姑丈的手書,上面說讓你馬上回長安,正好我在這邊待著也沒啥意思,索性跟你一起回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