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一博將笨手笨腳的嘍啰趕開,生怕他們的口水滴進飯碗里面,親自盛好一碗白米飯,遞到李恪面前:“殿下,請慢用!” 李恪接過碗,夾起一片臘肉放入口中,嚼了幾下問道:“像這樣的飯食,寨中多久能吃上一頓?” 王賁嘴快,不等他老子開口,直接說道:“多久都吃不上,要是這樣吃飯,只怕用不了一個月,全寨子的人就得去喝西北風。” 話說到這個份上,王一博想攔也攔不住了,只能苦笑著說道:“不瞞殿下說,老朽等雖然做的是沒本錢的營生,可日子卻并沒好過到哪里去。 大型商隊護衛(wèi)太多,我們根本惹不起,小商隊沒多少油水,從他們那搶來的東西多數(shù)都被換成了鹽、布、農(nóng)具之類的生活必須品。 所以……說是靠搶劫為生,倒不如說是靠著自給自足。 寨子每年都會組織壯勞力在山上開荒,利用一些邊邊角角的土地種些糧食,婦人們從開春就要進山摘野菜,一直摘到大雪封山。 至于說打獵,山里的獵物其實也沒多少油水,再加上這些年不斷的獵殺,大型獵物都跑到深山里面去了,我們能打到的大多就是些野雞、野兔之類。” 李恪大口扒著米飯,邊聽邊點頭,他不是那種矯情的人,假模假式的非要同甘共苦,那樣太虛偽,就算想邀買人心也沒必要跟自己的胃過不去。 兩碗白米飯吃撐的李恪直翻白眼,安排好護衛(wèi)們留在屋中吃飯,李恪在王家父子的陪同下出去遛彎消食。 外面太陽已經(jīng)落下,山谷中的寨子顯得有些昏暗。 走在勉強算是平整的路上,李恪突然開口說道:“邠州是本王的封地,這次本王來這里,一是為了巡視,二是為了考察。” 王家父子愕然抬頭,這是他們之前沒想到的。 李恪笑了笑:“是不是很好奇為什么本王的封地會在這里?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就是大唐最大的那個敗家子,只有最窮的州府才能讓我有足夠敗家的機會。” “這個……,殿下說笑了。”王一博都不知道應(yīng)該說什么好了。 王賁則用看傻子的目光盯著李恪,實在想不明白,這家伙為什么看上去挺聰明,腦子卻有些不怎么好使。 “事實上,我并不是開玩笑,只是……”李恪頓了頓,語氣有些幽怨:“只是本王的運氣似乎總是特別的好,每次想要敗家最后都會大賺一筆,名不副實啊!” 這話應(yīng)該怎么接? 王家父子面面相覷,啞口無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