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5章 大不同-《側(cè)福晉被一路帶飛》


    第(3/3)頁

    但也大不相同。

    九爺沒有十四那么混賬,十四是一心就想占自己親哥便宜,拉自己親哥頂鍋,扣扯自己親哥填補自個兒。

    宜妃也不像德妃那么心冷,宜妃是沒養(yǎng)在身邊的兒子依舊疼,哪怕對五福晉出身不滿意,卻待五福晉不比九福晉差多少,更不要說兩個親兒子了,就算五根手指略有長短,但都是費心疼愛的。

    外頭人都說,德妃娘娘心慈,哪怕四爺沒在德妃娘娘膝下長大,娘娘依舊事事過問,還在阿哥所的時候,每日里都要留四爺在永和宮說上好長一會兒話呢!待四爺甚是慈愛。

    而宜妃娘娘則是再沒有更心狠得了,五爺雖被太后娘娘養(yǎng)在身邊,但也是從宜妃娘娘肚子里出來的呀!這都進上書房了,滿語都說不利索,寫大字兒更是兄弟里頭最差的,念了四五年了與啟蒙一年的九爺寫的居然差不了太多!可宜妃娘娘也不在意。

    只有清楚內(nèi)情的人才知道。

    四爺每日留在永和宮不過是旁觀自己額娘與十四弟母慈子孝的親昵罷了,甚少能有與德妃說話的時候。

    而五爺衣食吃用沒有一處宜妃不過心的,把五爺照料的壯的跟個小牛犢子似的。

    靜姝一直都很佩服宜妃。

    父母之愛,為之計長遠。

    宜妃是那紫禁城中少有的從未打算叫自己孩子爭那個位置的人。

    五爺出生的時候,許是因為前頭夭了不少小阿哥,也許事因為那時候孝莊還在,規(guī)矩重,生下的孩子都不許自個兒養(yǎng)。

    宜妃多半既擔憂自己護不住孩子,更不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旁人撫養(yǎng),再考慮到孝莊在世,太子又得康熙看重,才決定把五爺交給太后娘娘撫養(yǎng),這完全可以說是當時宜妃能選的最好的一條路了。

    雖絕了日后五爺繼位的可能,可有了這么一個出身,以后無論哪個兄弟登基都不會折騰這么個哥哥弟弟。

    而既清楚自家這兒子沒有繼位的可能,又是蒙古太后教養(yǎng)著長大的,天生親近蒙古,又何必非要在才學上爭那個先?賢王嘛!不攆頭不掐尖,中庸才最叫上頭人放心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