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車子停在蘇杭百貨大樓面前的時候,楚涵有些驚訝的看了看這棟樓。 說實話,這棟樓不高,相反,還有一些老樓的那種傳統風格。 整棟大樓一共就五層,但每一層的面積都超過了一千平米。 就這種大樓,說實話時輝一家還真吃不下來,但現在,他們卻屬于時輝一家了。 原因很簡單,國家的股份離開之后,順便把這棟樓賣給了時輝。 價格肯定和市場價不一樣,雖然不少,但也不會讓時貨大出血。 就是那種正常的內部價,反正時貨這些年肯定也早就把錢給賺回來了。 但最近這段時間,隨著市場經濟徹底開放。 時貨發現自己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隨著競爭對手的數量提升,這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 時貨一直想著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的百貨商店繼續干下去,可使用了渾身解數,發現自己的百貨商店還是半死不活。 所以,這也是時貨讓時輝開始低調的原因。 在這么下去,說不定時貨就要放棄這棟樓的產權了,把大樓賣了,最起碼手里有錢了,以后換一個行業去。 零售行業是越來越不好做了。 其實零售行業只是剛起步,這個時候別說零售行業不好做,簡直好做的不要太行,多少普通人靠著零售行業實現了財富自由。 時貨不賺錢最主要的原因,可他臃腫的資產有關。 就是因為這些臃腫的資產,讓他沒辦法盈利了。 在加上現在市場上商品本身就單薄,花樣太少,以及有些商品太過良心。 比如一把梳子,能用十年,只要小心一點,十年都不一定壞。 那么讓生產梳子的廠家怎么火? 一個鐵盆,二十年即使上銹,也仍舊能夠繼續使用,那生產鐵盆的廠家又怎么辦? 這些廠家沒辦法生產多余的貨物,小型商店還好,他們資產靈活,那些擺攤的甚至根本沒有臃腫的資產,他們賣出去的商品就是盈利。 但這種大型超市就不一樣了,如果他們沒有多樣化的商品以及多余的客流量,那么單純的把商品賣出去,根本不賺錢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