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句話,直接把火氣給提升到了巔峰。 當金秘書要求這邊的工作人員改數據的時候,他們就聚集在一起商量著怎么改。 牛根生作為辦事處主任,這件事情肯定是要經過他的。 但牛根生不同意改數據,那自然,這個數據一直沒改下去。 一群人在這里僵持著,一直到金秘書出現在這里。 當金秘書聽到牛根生一直執(zhí)拗的不愿意更改數據,頓時就把現在工廠的現狀給說出來了。 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倒吸一口冷氣,他們似乎也沒想到,官方現在在工廠的股份只剩下百分之一了。 在沒有改革開放之前,因為國家的經濟能力不行,全國上下都是百廢待興。 那個時候,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沒錢創(chuàng)辦企業(yè)。 于是,官方下場,帶著資金,和一些有能力的人,開始一幢幢,按照吃穿住行這四個字,建設工廠。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的工廠都是國企的原因。 個人企業(yè)這么少,首先是政策不允許,其次是,大家也沒這么多錢。 但隨著改革開放,讓個體經濟開始復蘇。 官方也逐漸開始撤離各個企業(yè)了,撤離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讓市場自己良性發(fā)展,它就不摻和了。 畢竟如果官方真的要全力做一個企業(yè),哪一個普通人能夠干的過官方? 官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害怕自己打擊到了普通人的創(chuàng)業(yè)自信心,為了防止自己和老百姓搶生意,這才逐漸退出了各個國企。 但那些已經創(chuàng)辦成功,甚至運營了很多年的國企,未來怎么辦? 一種辦法,就是徹底倒閉,第一輪下崗潮來臨,第二種辦法就是承包給個人,一般情況下,都是承包給原廠長。 因為他們更有經驗,還擁有一定的資金,在加上在廠長這個位置做了這么多年,他們知道怎么運營一個工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