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常河這一隱瞞,差點讓一百多人出不來。 自然,罪名不會小。 不過這些都和楚涵沒任何關系了,并且,他還成為了受益最大的那個人。 立交橋已經建立了三分之一,說實話進度算是比較快的。 楚涵也沒讓趕工,畢竟不管是隧道還是立交橋,都是質量為重,只要把質量提升來了,即使晚一些也沒有任何問題。 陳喜山幾乎把自己的才華在這次立交橋項目中完全展現了出來,只是簡單的看了一下藍圖,楚涵就能看出這個立交橋建出來后是多么的讓人驚艷。 在確定橋體穩定的同時,美感讓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八十年代的建筑。 隧道那邊就沒什么好說的,雖然那邊需要的資金比較多,但技術難度并不高。 唯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穩定,尤其是被大當量的炸藥炸過之后,這里的加固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楚涵專門找了這方面專業的專家,讓對方在加固方面一定要用心。 于是,隧道也按照預期之中建造了下去。 同時,為了給楚涵減輕負擔。 不管是立交橋還是隧道,姚正華把預算全部提前給了楚涵。 看著自己賬戶多了這么多錢,楚涵笑了。 本來不掙錢的兩個基建項目,這一刻在楚涵面前,可能只是賺多賺少的事情了。 因為原材量楚涵自己就能供應,這方面的開資直接就縮減了大半。 而楚涵只要保證運輸交通人力器材這方面的支出就行,偏偏這方面的支出是可以合理縮減的。 造價和預算齊上陣,最終算出來,當這兩個項目全部完成后,楚涵和張旭最終能夠剩余將近二百萬左右。 按理來說,這些錢應該是全部用掉的。 但官方對這方面的事情本身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不讓企業賺錢,哪個企業會幫你干這些事情。 隨著兩個基建項目來到正軌之后,楚涵也就不用每天都去查看進度了。 很久沒有去食品廠的楚涵去了一趟食品廠,和朱筱筱溝通了一下最近食品廠的近況。 不知不覺,一直在忙的楚涵都沒注意,時間已經來到了1986年的十一年,沒兩個月,又要過年了。 再次坐在食品廠的辦公室里,有些感慨。 去年的這個時間,他就在這個辦公室里揮斥方瓊,和夏正凡斗智斗勇,在食品行業的重重突圍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現在,這些重圍仍舊還在,只不過當初的對手已經不見了。 “最近倆月的收益怎么樣?”楚涵有些愜意的躺在椅子上問道。 只有在這個辦公室里,楚涵才是最放松的。 朱筱筱一邊喝著蛙哈哈的兒童飲料,一邊把手中的報表遞給了楚涵。 “恩,你瞅瞅,多虧了你啊?!敝祗泱阈Φ?。 楚涵一看,好家伙,上個月的收益居然直接來到了六十萬,這個月剛開始沒多久,收益已經突破了二十萬。 “怎么突然增加了這么多收益?”楚涵詫異道。 “這你就要問電視臺了,自從你帶著建筑隊去救人的新聞曝光之后,整個皖南市都知道了皖南建筑工廠,尤其是那張照片,新聞你沒看嗎?” 一邊說著,朱筱筱又拿出了一張報紙。 這張報紙已經有褶皺了,但保存的很好。 畢竟是一個月前的新聞了,報紙的材質在被別人摸了這么多下,還能保存的這么整潔到也不容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