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月份的月初,楚涵讓財務部門,給那些建筑工人的存折里打入了上個月的基本工資。 同時,他又悄悄摸摸的帶著一批人,去了鳳城區。 轉眼間,一個小小的水泥廠逐漸開了起來。 當然,這個小工廠產品不僅僅僅是水泥,他們還會建造磚石。 雖然工廠本身不大,但這些產品的分量卻非常多。 他們也不賣,就是單純的囤積在廠里,沒人知道這個工廠到底要干什么。 ...... 劉二牛起床之后,有些興奮的拿著自己的存折前往銀行,果然發現自己的存折里面真的多了二十塊錢。 這件事把他給樂壞了,急忙回到村子,把這個好事告訴了村里所有簽合同的人。 那些人也非常好奇,鎮上就有銀行,一來一回一個小時,路程不算遠,于是一個接一個,二三十人所有人都到銀行里檢查了自己的存折。 回到家之后,這些人都是喜笑顏開的,他們開心的原因很簡單,這是真的,楚涵的合同也是真的,這就已經足夠了。 現在,大家開始期待著所有的項目,什么時候出現了。 就在這邊劉二牛他們等待著所有的項目時,楚涵也被通知,即將參加這場競標。 這次的競標,和上次土地的競標有一些些的不一樣。 甚至連競標地點,都正規了不少,在皖南市官方辦公樓里的某個階梯會議室里。 幾個領導在桌子上坐著,手中白捧著一個麥克風,每個人的眼神都非常嚴肅。 月河市第一建筑公司,第二建筑公司,金華建筑公司,皖南建筑公司,一共四家建筑公司。 其中,皖南建筑公司是生面孔,盡管這家公司就是皖南的。 另外三家建筑公司根本就沒有把楚涵放在眼里,很簡單,楚涵一看就是四家公司之中,實力最低的那個。 這種官方項目,上面的領導絕對不敢弄虛作假,去找關系戶的。 想要競爭,就必須自己把實力拿出來,真刀真槍的血拼。 他們這些建筑公司從七十年代一路干到現在,手中形成的資金和實力不盡其數,在他們看來,楚涵憑什么是這些人的對手。 這次競標的管理人是姚正華,這是這次競標的第一管理人。 楚涵曾經在皖南市的各種會議上見著他,甚至在省級的會議里做過報告,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 他眼神銳利的盯著面前的四家公司,清了清嗓子道:“歡迎各位來到這次皖南基建項目的競標現場。 我和其中三家都是老朋友了,皖南市前面五年的路面維護,以及新建路面,還有一些標志性的建筑,都依靠著三位公司,但今天,我們這個競標隊伍里,多出了一個公司,皖南建筑公司,首先讓我們歡迎一下他們。” 頓時,掌聲響起, 這個會議室的空間很大,因為,這是一個公開招標。 四家公司毫無爭議的,占領了中間四個區域的座位,而周圍,則是一些小領導和一些媒體。 比如龔楠,就和郭偉在攝影師旁邊,指點著攝影師需要拍些什么。 他們的皖南基礎建設節目還沒播放完畢呢,但拍攝的素材都已經取完了,剪輯的成品在電視臺里放著,只等著播放完就徹底結束。 他們現在來到這里,并不是因為楚涵,而是因為基建這個項目本身的新聞性。 皖南這么多年,也沒有屬于自己的立交橋和隧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