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九月微涼,秋高氣爽。 這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是一個農民伯伯歡欣鼓舞的季節。 在還是農業大國的華國,沒什么比秋天更惹人喜愛的了。 唯一不喜歡秋天的,可能就是孩子們。 因為,他們要開學了。 “媽媽,上學是干什么的啊。”楚瀟瀟對夏初問道。 “上學就是能夠認識很多好朋友的地方,還能學習到知識,瀟瀟未來會更聰明。” “比爸爸還聰明嗎?”楚瀟瀟天真的問道。 “那當然了,比爸爸還聰明一百倍呢。”夏初笑道。 楚涵在兩個女人的身后沉默不言,還時不時的點點頭。 “那爸爸媽媽能和我一起上學嗎?” 已經六歲的楚瀟瀟終于口齒清晰了,在也不會喊粑粑麻麻了,但楚涵其實更喜歡這個稱呼,因為聽起來帶著孩子的天真。 “不能哦,如果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去上學了,爸爸媽媽就會和你一起學習,到時候你就不會變的和爸爸媽媽一樣聰明了。” “哦,那我要自己去上學,等我變的和爸爸媽媽一樣聰明了,在教你們。” “那瀟瀟加油。”夏初摸了摸楚瀟瀟的小腦袋,然后看著老師把這群小蘿卜頭朝學校里領。 但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楚瀟瀟顯然有些不適應,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楚涵,又看一眼夏初。 直到進入學校,徹底看不見父母了。 楚瀟瀟才開始緊張起來,突然間,她有些不敢上學了。 可想起媽媽的鼓勵,想起爸爸的偉岸,楚瀟瀟也想成為父母那樣的人。 當周圍有孩子開始哭泣的時候,楚瀟瀟強忍著沒哭。 這個堅強的小模樣,讓老師把他記在了心里。 “你說她回家后會不會哭著說不想上學了?”楚涵突然道。 夏初想了一下,笑道:“還真有可能。” 不想上學? 不上學是不可能的,楚涵雖然是第一次為人父母,但后世比較先進的教育觀念在。 重生后對于女兒的教育,就非常重視。 這個年代教育孩子,大多采取的就是,只要孩子吃得飽,穿得暖,餓不死,別出現意外就行。 比如七大姑帶著孩子去竄門,大家總會覺的孩子吵鬧,為什么? 因為他們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只是單純的養孩子。 從來不知道去關注孩子,去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和他們聊天。 七大姑永遠想的是和八大姨聊天,孩子在旁邊煩了,就會讓孩子滾一邊去。 孩子為了博取關注,那當然就要吵鬧。 不關注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沒得到正確的引導,那么未來不管是學習還是為人處世上,都需要自己去理解,因為沒人教他們。 楚涵就不一樣,每次下班回家,或者有機會和楚瀟瀟獨處的時候,他都會和楚瀟瀟交流。 和楚瀟瀟分享這個世界,給楚瀟瀟建立正確的三觀,引導楚瀟瀟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家里有什么事情,一旦楚瀟瀟發言了,楚涵和夏初都會停下來,讓楚瀟瀟來決策,但相應的,如果楚瀟瀟的決策出現了什么問題,那么后果就讓一家人來承擔。 比如楚涵做飯的時候,楚瀟瀟覺的應該多加一勺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