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烤爐砌好,她又讓猴哥給她在放柴火的棚子外,搭了個足有七八十平的大棚子。 好在原本的家宅遭災后,收拾出的青磚不少,盡夠搭棚的。 大棚三面青磚墻,朝南的一面敞開,木料不缺,猴哥又用木柴和村里人家換了不少的稻草作棚頂,有路叔幫忙,棚子很快搭好。這大棚屋,七尋是留著造紙用的。 有了烤爐,七尋做木工之閑,開始烤制點心。 之前去縣城,買了不少精麥面粉回來,雞蛋也不缺,糖也買了不少,村里剛好有一位族叔家的牛產小牛仔,七尋用野雞野兔,和人家換牛奶,每天去取一斤回來,足夠做點心用的。 做了雞蛋牛奶和面粉,基本上西點就能做出來。 又有栗子可以做栗子糕和烤栗子。 七尋先烤了栗子,接著便做最容易上手的蛋糕和面包。 猴哥自然就成了七尋的專用打蛋器。 說實話,手動打蛋清這活兒,真不是人干的。 好在猴哥就不是一般人,身為前神仙,他打出來的蛋清,比電動打蛋器半點不差。 第一爐面包因火候掌握的不大好,成品有點塌,口感也不夠喧軟,好在只是嘗試,做的不多,倒也不算浪費了,雖然她覺得嘗試失敗,但家里其它人都是第一次吃這么松軟的點心,反饋竟然都還不錯,讓七尋很有些無語。 好在第二爐面包她有了經驗,成品還算合格。 有了成功的經驗,接下來就比較容易了。 烤了面包,七尋又接著烤了兩爐蛋糕,兩爐餅干,兩爐粟子糕。 要說對美食的享受和鑒別,除了七尋,大概要數公侯之家出身的靈玉,榮國公府生活之奢侈,不是尋常百姓能想像的。而那個時代,剛好是華夏美食發展的巔峰時期。 七尋做糕點,她也起了興致,湊過來幫忙不說,還說了好些點心方子,七尋感興趣的一一記下,打算以后慢慢嘗試。 要知道,后世很多美食愛好者都曾嘗試過還原紅樓中的美食,只可惜大多不過陡有其形罷了。 難得有這么個機會,七尋當然不會放過。 但點心還好,其它菜譜七尋就抓瞎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