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掌柜的也不是為了讓老者猜測來的,笑道:“您都想不到,是多年沒聽到消息的公玉氏的后人。” 老者這才訝異的把目光從書本移開。 “公玉先生年近四十才得一女,素來寵愛,我倒是見過幾回,你說的莫不是她女兒?” 掌柜的搖頭:“是一少年和和七八歲大小的女童,稱公玉先生為祖父。那兩孩子應是過繼到公玉氏的孫輩。不過,我聽那兩孩子言語,公玉老先生已作古了,那位老先生醫術了得,不想竟去了,當真是咱們杏林一大損失。” 老者倒未糾結于孩子是不是過繼的問題,聽到公玉瑾過世,一臉怔愣。 說起來,他年紀與公玉瑾相仿,比公玉瑾小了四五歲,但公玉瑾的醫術,卻比他要好一起,當年在太醫院,公玉瑾還是他的上司,因覺得他醫術不錯,品格方正,對他多有提攜,且于醫術上,也多有指點,兩人有半師之誼。當年便是在太醫院,他對公玉瑾的稱呼,亦非大人,而是先生。 他今年六十五歲,公玉瑾若活著,如今也才七十,對于醫者而言,活到七十歲的人可不少。 他從沒想過,數年未見,待聽到公玉瑾的消息,竟然是他已經過逝的消息。 他心下不免嘆息一聲。 年紀越大,故人越少。 他如今窩居小城,故人更是難得一見了。 掌柜的又說起兩孩子要賣公玉氏傳家醫典的事。 老者怒意上臉,忍不住罵道:“敗家子!公玉氏,數百年的杏林名家,不想后人不宵,竟然連家傳醫書都要賣。便是遇著困難,想什么法子不成?非得要把傳家的本事賣給外人?” 掌柜的忙罷手:“您可誤會了,我瞧他們的樣子,倒不像缺錢,他們原是過來賣藥材的,那藥材炮制水平極高,屬頂極品質,比之您親手炮制的藥材都不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