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到亞羅落下了最后一筆,合上了筆記后,在他身后站立了許久,憋了一肚子疑惑的貝文,終于忍不住出聲:
“老師,您新定的這個武道真意也太寬松了吧?要是一個人殺人如麻,根本就產生不了任何的情緒波動,又或者那些天生情緒波動較弱的惡人,是不是也能學習‘無為’的武道真意武功?”
亞羅回眸了一眼,也不反駁,微笑著道:
“你理解得很對。”
“只要能過自己心里那一關,只要做壞事的時候沒有任何心理波動,壞得徹徹底底,壞得理所當然,確實也可以學‘無為訣’。”
“畢竟……無為,則無所不可為。”
停頓了片刻,亞羅又道:
“所以這個門派必須要有嚴苛的教條,要有明確的傳承序列,制定嚴格的師徒關系和門規。并且還要設立一套考核機制,評估弟子的品行和心性,防止那些心術不正的人用‘無為訣’行惡。”
在亞羅的設想中,這門新內功心法的前期,也就是入門階段的學徒,必須要用嚴苛的條例限制,用來約束行為、塑造三觀。
也就是約束新入門的學徒必須向善,并且只有在向善的條例下,內功還能快速精進的學徒,后續才能成為門派的高層。
這是一層篩選。
在這層篩選下,‘以惡為樂’的惡種會被淘汰,門派高層很大可能會被偏‘善’的‘無為真意’占據。
就像太極的黑白雙色魚一樣,門派高層的‘武道真意’即便摻雜著少部分的惡,起碼大部分是善的,并會將明顯的‘惡’壓制下去。
這,就是亞羅設計的目的。
貝文眉頭緊蹙,不解地問:
“老師,您為什么不將這門內功心法設計得和《補天訣》一樣,只要違背了‘武道真意’就會被懲罰呢?‘無為’這種武道真意,根本就沒有警示的效果呀。您以前不是還說,需要約束武者這個群體嗎?不是要給武者設計‘天志’和‘明鬼’嗎?”
“有兩方面原因。”
亞羅認真地解釋道:
“其一,我準備將《八級法》每一個法門都安排一種‘武道真意’,但人的各種情緒中,很難再找到和‘豁達’相似的,只要做了違背三觀的事情就無法產出的情緒。‘無為真意’的‘淡泊’已經是眾多情緒中相對偏向于正義的情緒,已經是很不錯的一個選擇了。”
“退一萬步來說,不管哪一種情緒都依靠于人體本身,也就是說評判標準都是由自身三觀出發,包括《補天訣》的‘豁達’也是一樣,做的事情正確與否不在于其他人的看法,只在于是否符合自身的三觀。”
“所以歸根到底,不管用哪一種情緒作為‘武道真意’,都需要配合合適的三觀教育,如果三觀不正,再嚴厲的‘武道真意’也無法約束惡行,甚至有可能直接產生反效果,讓那些壞人堅定自身的、壞的三觀。”
“所以這也是我用‘無為’作為‘武道真意’的第二個原因。”
“‘無為’武道真意不管是偏向善還是偏向惡,都不會太過極端,主修‘無為訣’的明月宮的作用就像一個中性的天平、一個緩沖的阻尼器、是武者群體這艘大船的壓艙石,對武者這個群體起到一個評判和監督的效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