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正義感在某些時候,也很容易壞事。 因為容易產生正義感的人群,年齡可能不大,容易被人利用。 真正的長者,行事的時候即便知道自己所行是正義的,心中可能也沒有正義感,而只有坦然,只有豁達。 “道之所至,雖千萬人,吾亦往矣。” 結尾,一個簡簡單單的句號。 因為這不是沖動之下的行事,而是理所當然的事。 就像餓了,要吃飯。 渴了,要喝水。 道理在那里,我就該去。 依照著這個邏輯,亞羅轉而想到了一個詞——豁達。 一個人做壞事,他可以殘暴、可以竊喜、可以得意、可以緊張刺激……但他絕不可能產生豁達! ‘豁達’這個情緒,也比‘正義感’好理解多了。 放在身體的體現上。 豁達:有著情緒的放松、心率的穩定、呼吸的沉穩等等表現形式。 如果再搭配上本能的危機預警,也就是明知道有危險,卻依舊產生了這類生理變化,那么特指的情緒范圍就更精準了。 回顧之前設計的‘天志’:習武之人,懲惡揚善,替天行道。 整合起來就是:“我認定的天地至理,就是善惡有報,為了達成這個道理,雖千萬人吾亦往矣?!? 這就是這門‘頂尖武功’的‘武道真意’! 而這個‘武道真意’,又可以簡單的概括為一句話——吾以吾心補天心! 由此,這門武功的名字也呼之欲出了。 ——補天! 以‘補天’為名,再加一個后綴。 考慮到《補天》屬于《八極法》運用的術,后綴名也可以取‘訣’字。 就像《乘法口訣》與《乘法》的關系。 有了名字,有了‘武道真意’,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這個《補天訣》需要達成什么樣的效果。 補天訣,賞善罰惡。 殺戮之事簡單,難的是這個賞善。 如果是送東西,再大的富貴,早晚也會揮霍一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