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使用瞬身術的時候,本就還能帶起強大的沖擊力,如果再配合動力核心的噴涌的力量,烈火重劍絕對能做到一閃而過。 “所以這一擊最好能借用瞬身術帶起的力量,最好還能利用上腿部的肌肉群。” “因為這一劍需要借助瞬身術快速接近敵人,那么這一劍也應該是至下而上,但不應該是直上直下,而是旋轉劈砍,力量從腿部升起,依次穿過腰部、背部、肩膀、手臂,并將這些力量一同整合,劃出一道漂亮的半弧!” 這種發(fā)力技巧,在亞羅所學的簡單劍招中并沒有,但歷經了多次戰(zhàn)斗之后,亞羅也時常用這種技巧進行攻擊。 那就是——最初的襲殺! 借用突刺的發(fā)力方式,用前傾奔跑的方式減少正面暴露面積,重劍斜握,參考‘上挑’的發(fā)力技巧,就如同掄大錘一樣,借助慣性由下往上迅速劈出! 只是后續(xù)亞羅逐漸將使用動力核心揮舞的招式,都稱作了‘襲殺’,最初的襲殺也很少再做提及。 “今后動用動力核心的招式繼續(xù)叫襲殺,而這個招式就要修改一個名字,不能弄得幾個招式的稱呼模模糊糊的。” 所以——應該取什么名字呢? 亞羅看著草紙上大開大合的招式,陷入了沉思中。 “名字的事情先另說,這三個招式全都這樣大開大合,暴露的空門太多了吧?” “這三個招式不能原地使用,必須移動起來!” “……和瞬身術配合使用怎么樣?” 正好給動力核心少許的緩沖時間,讓其能夠吞吸更多的空氣,使得噴涌空氣帶出的動力更強。 亞羅微微合目,在腦海中模擬劍招與瞬身術配合使用的場景。 “第一招配合瞬身術,從下往上劃出下弧形。” “第二招出手的情況,應該是敵人閃躲開,或者是防御力特別驚人,第一招無效的情況下進行的連招。” “那么就能像昨日使用二瞬身一樣,將第二次連續(xù)的絆倒術當做剎車使用。” 在一只腳突然踩住了穩(wěn)定東西的時候,身體會自然旋轉,正好就能借用這股旋轉的力量,配合動力核心揮舞出第二道劍招。 “第二招還不能擊殺敵人,第三招就應該是控制的招式,為后續(xù)絕殺打好基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