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點跟晏家還有些不同。 晏家是有自己政治主張的,若非如此,他們也不會當初與丞相楚懷瑾不對付。 雖然同為軍方世家,但不得不說,白家要純粹得多。 他們因此得到了很多,卻也失去了很多。 無論得失,他們卻從未有過后悔。 直到今日,白沐心中才有了些許猶疑。 當初從龍之戰,他恪守著白家祖訓,只對皇帝負責,當個純粹的將軍。 詔書到了,無論其中是否有疑點,他都毫不猶豫地執行了下去。 包括堵住當時還是太子的秦昭回京之路。 現在想來,也不知這個選擇是對是錯。 這不僅僅來自于現在的地位之分,他本來就不是很在意這些。 只要白家能繁盛下去,大夏能繁榮下去,對他來說就足夠了。 至于個人如何,且不說現在兵部尚書之位已經超過了當初右將軍的權力。 就算沒有這些,白家的聲威依然不會有所折損。 這是豪門的自信,也是豪門的底蘊,不會因為一時的起落而受到波及。 他真正猶疑的是,如果當時李福真的功成了,大夏還能如現在一般嗎? 由秦復當個傀儡皇帝,一個宦官把持朝政。 當時國內并不安定,四國遺貴暗中積蓄實力,外有異族虎視眈眈,白羽族始終覬覦著中原腹地。 恐怕大夏王朝大概率會毀于一旦,數代積累功虧一簣,這難道是他想要的嗎? 白沐現在有時候也會想,是否應該有些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想法? 但他又不敢深思。 當年白信便是死于這一點。 彼時的夏國殺神白信,將其余四國殺的瑟瑟發抖,對北部邊境同樣戰無不克。 其威勢之盛,比之如今的晏青冥也相差不遠。 但正因為他戰功赫赫,位極人臣,便想著在政治上發揮影響力。可惜,比起那些文官權臣,終究手段差上一籌。 也許在沙場之上,白信是唯一的神。但到了朝堂之中,就并非如此了。 最終在壯年之時便被處死。 就算承襲武安侯蓋世之名,又有何用? 可是現在的晏家,又如何呢? 他們對很多事并不顧及,卻依舊深得夏皇信重。 比如那個剛及弱冠的晏青冥,現如今都威名赫赫,夏皇親封“冠軍侯”,何等威風? 如果說晏青冥本身天賦不凡,合該有此殊榮,那也不應該在這個年齡獲得。 他才什么資歷? 就能被安排當上十數萬精銳的主帥,如果不是秦昭的堅持,他能有這個機會嗎? 說到底,還是在于皇帝的想法。 至于晏青君,那更是不必多說了。 事實上,白沐還要比她大個十來歲,但到底還是屬于同一代人。 也正因如此,在兩個世家之中,便一向被拿來對比。 可惜,自從晏青君十余歲聲名鵲起之后,他便被迅速趕超,然后被遠遠甩在了身后。 最初時晏常親自培養這個孫女,當時沒人看好這個女流之輩。 雖然是晏家嫡傳,也沒有兄弟姐妹,但終究不過是個女子,連她親爹都不認可,外人又哪里會當回事。 結果人家權謀領兵修行樣樣不拉,連先皇都多有夸贊。 人與人之間的命運與差距,有時候確實大得離譜。 就在白沐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之時,秦昭忽然開口打斷了他的思緒,“你們現在就開始吧。” 說著他向血池之中示意了一下,“由高到低,將領先進,進去之后便可以開始運轉功法,出現問題及其求救,萬萬不可逞強!” 說到最后,他的聲音嚴厲起來,神情肅然地掃視了眾人一圈。 一眾將士紛紛領命稱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