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說那東西叫做‘紙’,寫起字來很方便的。是圣皇陛下和長公主殿下發明出來,為了方便我們普通老百姓讀書寫字。”有人神秘兮兮地向四周百姓宣傳道。 此人其實正是宣委會的下級成員,不過穿著打扮與常人無異,此時開口說話也并不引人注目。 不過他說出的內容,卻讓人驚嘆不已。 倒不是懷疑這番言論的真實性。自從秦昭登基以來,做過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人們都已經習慣了。 只不過沒想到連寫字的用品都能想到,而且看樣子,還很是方便。 在世人印象中,只有高門大戶才能在錦帛上寫字。至于他們這些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敢去想。 “啊?這也是圣皇陛下的手筆嗎?” “圣上心里可一直惦記著我們呢。” “能有如此圣皇,真是我們人族的福氣……” 與此同時,不只是寧州,大夏各地,都在發生著類似的事件。 不少人都捧著那三冊書籍,愛不釋手地上下撫摸著,就好像這是他們的情人愛人一樣。 還未領到書的人,則滿眼羨慕,同時神情焦慮地看著隊列。暗自擔心書冊不夠發,排到自己的時候剛好發完。 隨著大多數人都領取到三冊書籍,更激烈的探討也隨之展開。 眾人先是喜悅,隨后驚愕。 驚嘆著紙張薄如蟬翼的材質,而且相互對比之下還發現,所有書籍上的字體也是一模一樣。 “真不知道圣上是怎么做到的。真是神了。” “這不是很正常嗎?那些事情不需要你來操心,看看這本《識字》,才真是神了!!”旁邊一人隨口接話道,雙目卻仿佛被黏在書中,無法自拔。 “識字?”先前那人也不在意他的語氣,連忙從三本書中找出了那部《識字》,也翻看起來。 還一邊嘟囔著,“裝什么裝,好像你能看得明白似的……” 結果看著看著,聲音越來越小,也忽略了周邊的動靜。 心中暗道:確實如那人所言,這本書神了! 王凡,人如其名,是個再平凡普通不過的自耕農。 如今已經年過四旬,樸實憨厚的方臉上飽經滄桑,刻滿皺紋。 一身皮膚也早已在田間干活時被烈日曬得黢黑。 他的家境不好不壞。雖然不是無地無產,需要給人當佃戶才能活命的庶人。但家里的田產也不過能養活自己一家子,除此之外根本沒有任何富余。 田產也是自祖上傳下來的,家里世代耕種,從未想過改行。 “能守住這點祖業,我也就滿足啦。”他時常對自己孩子這么說。 但是午夜夢回之際,又何嘗不想給自己年幼的兒子一個良好的教育,讓他將來能夠出人頭地,讓王家也能出個官老爺呢? 只不過,這種事也只能在夢里想一想了。 讀書?家里又沒礦,不做夢都不敢這么想! 直到今天,聽說官府免費發放書籍的事,他直接什么也沒想,就興奮地丟下農田跑來了這里領書。 可是在排隊等候的過程中,又難免開始胡思亂想起來。 “唉……我又不識字,拿了書又有什么用?沒法教娃兒啊。一年的收成,都換不來一個先生授課。 “要不跟老吳合計一下,湊錢請個人?我看老吳也是有些想法的,就是不知道先生介不介意這件事。 “當今圣上自然是真心實意為我們老百姓著想,還說以后要開辦學堂,錯過了實在是可惜。 “但是擇優錄取的話,拿了這幾本書,孩子也看不明白,還是白搭。 “要不就拿回家珍藏起來,反正是免費的,不要白不要…… “不行!不能浪費這次機會。大不了省吃儉用一些,我餓上幾頓多存點銀錢糧食。 “等著劉老爺那邊招雇農了,家里的田地讓婆娘照顧著,我再去那邊賺點。 “無論怎樣,還是要替兒子想想辦法……” 左等右等,隊列終于來到了王凡這里。 好在桌子上書還很多,沒有出現剛輪到他書卻正好發完的尷尬場面。 在此之前,王凡已經用手在粗布麻衣上不知反復擦拭了多少遍。 此刻伸出一雙黝黑粗糙的大手,神色恭謹地將三本書冊接過。細心包裹在一卷細布之中。 ——他并未想過翻看。 反正看也看不懂,還糟蹋了好東西,不如先拿回家好好存起來再說。 就在這時,旁邊有議論聲傳入了耳中—— “這個書也太厲害了吧!對照這這本書,我肯定能把所有內容都學會!” “你說的哪本書啊?我看了那個《夏律》,除了最外面那兩個大字認識,看內容就和看天書一樣,啥也沒看明白。” “《識字》啊,你看看就知道了。” “……” 王凡聽到這話,腳步微微一頓,猶豫了片刻,還是從懷中取出書來,找到《識字》,輕手輕腳翻看起來。 一些簡單基礎的文字,他還是能認識的。 翻著翻著,他神色變得激動起來,雙眼中甚至有淚光浮現。 “有了這本書,不請先生也能讓娃兒讀書認字了,以后也有機會進學堂……” 這本《識字》一書,幾乎顛覆了所有人對學習的認知! 在這些人的印象中,識字,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都是大戶人家,去請專門的老師來家里,一個字一個字的為稚童糾正讀音,講述含義。 然后再一點點的描述其中用法,還未必能學得會記得住。 真想完全把基礎文字搞明白,沒個三五年是不可能的。 而在這本書中,卻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 這本書,以最為基礎常用的文字作為聲母和韻部。那些字,即便是王凡這種老農,也能認識其中的大部分。 最初使用起來,還略微有些迷茫,但多看兩眼,便很快學會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