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昭準備年后就對大夏以北動兵了。 一方面如今三首族瀕臨滅種,月旗國也元氣大傷。 另一方面異火,以及北面的礦物資源,都是他所需要的。 可以說占領了那片土地是一舉多得。 過去那些土地不適合種植糧食,對人族用處不大,未來可就不一樣了。 而對外用兵的將領人選,秦昭早已經想好了,就派遣晏青冥做統(tǒng)帥。 此次在其離京之前,秦昭還專門傳授了他兩套戰(zhàn)陣,分別是【白虎殺陣】與【祝融軍神】。 尤其是前者,極其契合晏青冥的統(tǒng)兵之法,追求極致的殺傷力與行軍速度。 至于后者,畢竟有赤鳳軍陣的底子在,他領悟起來應該也不會太難。 這次回京,晏青冥收獲極大。 除了得到修行法,其他好處也并沒有少上分毫,還得了封邑賞賜。 如今他雖無關內侯之名,卻有關內侯之實。只要繼續(xù)建立功勛,受封徹侯也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晏家其實也不缺這些就是了——晏常長子晏功,也就是晏青君的親生父親,如今已經承襲了其父的忠烈侯爵位。 除此之外,當今文官之首,吏部尚書子非,已經鑄就了屬于自己的文宮。 但有趣的是,他并非以法家立下根基,甚至并未著書立說,而是以一篇文章——《顯學》,晉升文宮境。 實在是讓秦昭驚艷。 此文既不是進一步講解拓寬法家,也沒有描述儒家,而是以一種批判的視角分析了兩家學派。 雖然其中的一些觀點還很稚嫩,但也足矣彰顯子非的絕世才情。 但是,對于子非來說,這條路未必就是最佳選擇。 他還記得當時與子非的對話…… “子非,你如此立道,可曾想過后面的路?”秦昭輕輕摩挲著那卷寫滿文字的錦帛,若有所思地看向面前這個俊秀的青年。 “臣自然想過。”子非神色不動,沉聲答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