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昭的話一說完,整個大殿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之中。 殿內群臣神色各異,卻又不知該怎么開口。 官爵分離,在當年大夏還是夏國時,其實就已經算是一個潛規則了,只是一直沒有擺到明面上談起過。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此舉對大夏并無壞處。 畢竟,先皇一統人族之后可是加封了一大批功臣,最初時管理疆土的人手又不夠,其中難免就會有重疊。 也因此,里面屢次出現過以權謀私的舉動,只不過在先皇壓制下,始終沒暴露出太大問題。 如今先皇已逝,當年沒完全杜絕的官爵一體,此刻則成為隱患。 但話雖如此,一眾臣子們明不明白是一回事,心里愿不愿意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手掌實權之后,就想借此謀取私利,實在太正常不過。 可是這時候也無人敢輕易諫言。 秦昭此時的威望,雖然比起先皇還差得遠,但經過之前的一系列改制動作,以及剛剛的震懾,也讓群臣明白:即使這位新皇根基尚淺,手段卻非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面色都不禁有些發苦——六部大吏此時基本都無爵位在身,只有曾經三公中的許巖和楚懷瑾有關內侯的爵位。 看秦昭的意思,明顯是準備停止給文官封爵,或者最起碼大幅度壓低在位時的爵位封賞。 關鍵是他現在選的時機太好了! 新的制度雛形成立,許多人話語權已經被大幅削減。 晏常又急流勇退,以堂堂三公之尊做出表率。 秦萱雖然有封地又是公主,卻并未在工部任職,這就是皇帝給出的誠意。 上面幾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哪有人敢隨便開口? 大夏的官員政治嗅覺當然不差,明白現在當出頭鳥后果不小。 而與之相對的,就是另一列的武將,顯得有些幸災樂禍。 武將在朝內的政治地位不如文官集團,只有戰時統兵權卻沒有政權,爵位也都是依然根據軍功封賞,目前肯定不會改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