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百年他爹自從上次院試后就去外省了,如今縣城這套房子就他和奶奶住著,王奶奶聽見他去陳家,比誰都積極。 要換個人,指定覺得奶奶不心疼自己,可王百年不同,他可是認定了陳書的大腿,立志將來要抱緊大腿躺平生活,只巴不得陳書趕緊出人頭地。 軒轅浩走出考場,外面也沒有他家的馬車了,瞧見如同上一次院試一般,等候在場外的甘順先生等人,小跑著奔了過去,到甘順先生面前,做了個拱手禮, 道: “先生,晚輩估摸著這次考得不算好,許是上不得榜。” 陳月看了軒轅浩一眼,心下感慨,他還是為了家族放棄了科舉一路啊。 山河縣泄題一事一出,大周讀書人皆認識了這座西南小縣城,心中想著那里出來的讀書人恐怕也說不清往年的成績,一時之間,山河縣走出的讀書人都不得不隱藏了自己的出生地,否則周圍往來的人都會投以質(zhì)疑的眼神。 姜西一手促進的第二次院試,當下許多人叫苦不迭,甚至心中暗自唾罵,這婆娘就是當不得官,瞧瞧,不就是手上有那么一點權(quán)力了,就把咱們讀書人戲耍來玩,若是我當了官,定要讓這樣的婆娘好好領(lǐng)教什么是君子一怒! “喜歡說這樣話的人,往往當了官之后,不是大撈特撈,就是妻妾成群。”陳月喝下一碗紅糖水,面帶鄙夷的評論王胖子所說的,外面的市井流言。 王胖子嘿嘿一笑,連忙跟著點頭:“可不是,可不是,人姜西大人,來他們山河縣辦案,本不用理這爛攤子,卻還是接手了,還不就是為了幫咱們這一屆的考生正名嗎?” 此話一出,甘順倒是抬眼瞧了瞧王百年,心中暗道,莫非這孩子除了記性好之外,其實也是位可造之材? 只看見軒轅浩一臉贊同道:“正是如此,只可惜,看透這其中含義之人太少,姜大人背了黑鍋,實在是對不住她。” 陳月微微搖頭, “倒不是看透的人少,而是,看不透比看透利益來的大,那誰還愿意承認看透了呢?王百年,方剛才那番話可是你自己的想法?” 王百年趕忙擺手:“那不是,這不是小書昨天給我講的嗎?不然我還跟外面的人一樣,討厭那姜大人呢!” 甘順有些無奈的搖搖頭,惋惜的看了一眼小胖子,可惜了,原來是借花獻佛,否則他不介意再收一名關(guān)門弟子的。 —— 縣衙內(nèi), 姜東姜西兩人坐在上座,下面是被關(guān)在屋子里的閱卷人,大周為了防止作弊,早在二十年前就采用了封閉名字的閱卷方式,且是流水式閱卷,一位先生只負責給一道題評分。 也不知是因為臺上坐著的是大理寺的人,還是因為夏天到了,衣裳穿的輕便,這一次的批分倒是比以往快了許多,短短兩日,就將所有的試卷給批改好了,由專人來審核加分,最終核算在六十以上者,便可放在一旁,六十以下,則放在一旁的筐中,張榜那日放在榜下,若是對分數(shù)有疑問者,可自行翻找試卷批分。 “大人,如今分數(shù)已出,共有七十一人合格,您看……” 要知道,山河縣往年的院試成績,及格者皆是一百左右,甚至被省城讀書人戲稱為秀才的搖籃,如今一下子比往年少三十人,怎能不讓人懷疑以往秀才們的真材實料? 姜西顯然是知道這份成績的,聽到這話微微皺眉,說話的人低垂著頭,只恨不得自己不在這屋子,只是,他那兒子可是縣里走出去的秀才,眼瞧著明年就要在省城參加鄉(xiāng)試,若是這次的人數(shù)太難看,只怕兒子在省城也不會好過。 “擇八十八名過線。” 此話一出,屋里所有評分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氣。 不管那些書生怎么非議,總算是保住了最后一絲薄面。 “大人,還有一事,有兩份考卷,評分相同,擇誰為榜首,我們這幫老家伙略有分歧,只希望大人能夠點出榜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