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群外科大夫查房,聲勢還是比較大的。 在查完特需3個病人后,一群人又去了重癥室。 “病人路易先生,36歲,已婚已育,育有1子,有吸煙史……” “于12月31日晚11點20分左右發生車禍致右側頸動脈破損,急速失血致失血性休克,急診入院建立靜脈通道,給予輸血、抗休克治療,急行右側頸動脈血管修補術+頸靜脈修補術,術后給予抗感染、肝素抗凝治療……” “搶救共輸入1000ml血,術后第1天再次輸血400ml,第二天400ml,今晨輸血200ml,患者目前昏迷,但生命體征平穩。” “抗凝?”查理突然的一愣,他想起來了,江來的醫囑里是有用肝素抗凝的,不過醫囑里只說用到今天為止。 江來點頭,很自然的道,“術后應用適量肝素抗凝,可以預防血栓形成,但不能長用,所以今天應該就會停了。” “嘶!我記得,肝素鈉的實驗,是前年由查爾斯·貝斯特剛投入臨床吧?”謝爾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記得他看到過一篇文章,說的就是這件事。 “是,之前在米國的時候,我就有關注最新的一些藥物和治療方式。”江來點點頭,表示這就是自己的考量,但實際上,他是踩在了巨人的肩膀而已。 查理默了默,他現在大概知道,那名日本人術后死因了,作為那天晚上值班的外科大夫,這幾個病人的術后醫囑都是由他記下并讓護士執行的,他很確定,上杉經久的醫囑里……并沒有抗凝這一條。 “你們,應該好好學學江。”伯恩教授很是滿意江來的自學態度,因為現在的確是科學迸發的時刻,幾乎每一年,都會有新的藥物被發明,然后被證明效果,應用于臨床。 隨后,伯恩教授再次查看了一下路易先生的生命體征,的確還算平穩,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醒過來了,或者說……能不能醒過來。 而后,他們又去看了旁邊的比爾,也就是左手腕離斷再植的那位英僑工程師,經過這兩三天的恢復以及白熾燈的照射保養,這位工程師的左手并沒有呈現那種青白色,這說明斷肢的血運還不錯。 “江,這項技術,真的可以復制推廣嗎?”沒有參與這個手術的謝爾,見到比爾左手上幾乎一整圈的縫線,開始了疑問。 在他原有的印象中,這種手術,這只手是沒有辦法存活的,只能截肢保命。可斷指再植術第一次刷新他的認知,這斷腕再植術,更是讓他懷疑自己,自己以前學習的,就都是對的嗎? 江來認真的點點頭,“可以,資料我已經帶來了,查完房大家就能看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