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劉岱等人派來的說客陳宮,一開始韓馥是拒絕的。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膽小。 早在關東諸侯聲討董卓的時候,韓馥就問過手下人,咱們是幫袁氏還是幫董卓。 由此可見,韓馥對董卓并沒什么惡感,或者說他只是不想被卷入紛爭之中。 在韓馥看來,董卓雖然擅行廢立,但袁紹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這家伙才剛當上渤海太守,就派心腹逢紀到處游說,希望別人推舉他為盟主,并且跟著他一起討董。 明明我韓馥才是冀州牧好吧,你袁紹這一番反客為主的伎倆,還不是想侵吞冀州,把我趕出去。 有心不搭理袁紹,但袁氏聲望太高,袁紹又占著大義名分,讓韓馥不敢拒絕。 換句話說,他要是敢拒絕,袁紹絕對聯合著兗州諸侯,先給他安一個董賊走狗的名聲,然后再把他干掉。 迫不得已,韓馥只得當著逢紀的面,大罵了董卓一通,然后發誓會出兵討董。 然后,逢紀含淚夸贊韓馥是漢室忠臣,忠肝義膽之類的云云…… 可等逢紀前腳剛走,東郡名士陳宮就到了。 他說明來意之后,韓馥這才知道,孫觀率領這三萬泰山賊流入冀州了。 而劉岱等人,更是想讓韓馥同意他們兵發冀州,剿滅孫觀。 這下,韓馥徹底生氣了! 怎么誰都惦記著我的冀州啊! 哼,說得好聽,什么入冀州剿滅孫觀,清掃泰山賊。 等你們真的進入了冀州,會寫干什么,那可說不好! 但若是不答應吧,孫觀的三萬泰山賊就盤踞在魏郡,清河,這可是冀州的大本營所在,韓馥又有點擔心。 總之,韓馥就是這么一個優柔寡斷的人。 平時怎么都好,可真要干事的時候,便開始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起來。 不過,冀州終究是有明白人的,比如眼下站出來的騎都尉沮授。 沮授看上去三十來歲,個頭不高,相貌平常,周身卻散發著一股精明干練的氣勢。 “明公,陳公臺所言有理。眼下討董在即,萬不能讓泰山賊為禍冀州,明公可與兗州諸侯聯合出兵,剿滅孫觀!” 此人,倒是見識不凡…… 陳宮看了沮授一眼,心中評價道。 方才他出言勸說時,韓馥臉上滿是猶豫之色,他就明白鮑信對韓馥的評價是對的。正準備陳述利害時,沮授卻站了出來,勸說韓馥進攻孫觀。 饒是如此,韓馥仍舊有些猶豫。 如今他麾下也只有兩萬人,為保存實力計,他當然不想出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