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軍拔營北還之時,張純已經神志不清,隨后便陷入了昏迷。 終于在渡過徐水,即將進入北平城的時候,張純再也支撐不住,毒發身亡。 一代奸雄,就此窩囊死去! 張純死后,軍中士氣斷崖式下跌,所剩的殘兵敗將不知去往何方,只得繼續據守北平。 又過了數日,劉備大軍北上,渡過徐水,將整個北平城四下包圍了起來。這時候也不用講究什么圍三闕一了,而是全方位包圍起來,連一只蚊子都飛不出去的那種。 眼下張純已死,中山大局已定,在不能北上幽州的情況下,北平城內只剩一群殘兵敗將,再怎么負隅頑抗,開城投降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耗著,耗到城內糧盡,耗到敵軍撐不下去自行敗亡。 十月中旬,冀北第一場大雪落下的時候,劉備給劉焉上了一封請功奏表,將這數月以來,大大小小的戰事,戰果,全都匯報了一遍,同時也將有功之士的名單都列舉了出來,請劉焉上報天子,為眾將士請功。 劉焉收到奏表后,大喜過望,絲毫沒有耽擱,連夜上奏給了朝廷。 當然,他在奏表中,免不了為自己增光添彩。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在他冀州刺史劉君朗的英明領導下,中山都尉劉玄德才能取得如此戰果。朝廷就算有封賞,也是他拿大頭,劉備拿小頭。 對于這一點,在官場混跡多年的劉備心知肚明,也不點破。 畢竟能拿三成,還得看人家的臉色。 劉焉上表之后,同時也發動了自己在朝中的關系,以此戰功為契機,期望達成自己回京的目的。 在劉焉心心念念的盼望下,終于十一月上旬,朝廷下了詔令,召劉焉回京任宗正,同時命劉備回京表功。 接到詔令的那一刻,劉焉雙手都有些微微顫抖,心中激動無以言表,立刻就給劉備寫了封書信,命他同自己一起進京。 三日后,鈞命送達劉備手中。 中軍大帳內,劉備召開了一場重要的會議,而會議內容就兩個字,抉擇。 是現在就動身,跟劉焉一起入京接受封賞,還是坐等北平城內敵軍投降之后,再動身入京。 當劉備將劉焉的書信傳示眾人之后,麾下文武分成了兩派。 田豐,關羽,張飛三人贊成現在就入京,接受封賞。畢竟仗打了半年,眼下已經告一段落,北平城中守軍不足為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