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此時,陜西西安外的一處視野空曠的營地中,人頭涌動,各家分工明確。 一只部隊守在營地外圍,而九門的人正在搬運物資。 秦皇墓是九門和上面聯手挖掘,除了九門之外的人,還有不少老一輩的古文物研究者,他們負責監督九門開墓的步驟和手法,防止九門用盜墓老一套來破壞秦皇墓。 當然,明面上是監督,但這老一輩學者或多或少和九門有很深的淵源。 抗戰前,九門資助了不少學生。 這些學生長大后,自然也記得九門的恩情。 再加上九門的下墓經驗遠比這些學者教授多得多,這些人很是愿意和九門親近,多學點在官方盜墓學不到的內容。 營地中的一座綠色帳篷中,張啟山看著在座的眾人道:“諸位,秦皇墓的具體大小已經用最先進的儀器檢測過,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其內有兩座城垣,一內一外,由于墓穴上方的封土太多,想要在保存秦皇墓結構的前提下開墓,咱們必須找到封墓門?!? 張啟山頓了頓,拿起茶瓷缸喝了一口,又吐出一嘴碎茶葉,看向齊鐵嘴道:“老八,你已經在秦皇墓四周轉了一周,有什么收獲,和大家說說?!? “整座墓呈升龍之勢,但龍脈不顯,我們稱之為隱龍脈,葬在這種龍脈中的只有帝王穴,而且因為其龍脈的隱蔽性,這里很難被人給發現...” “好了,老八,直接說重點?!? 齊鐵嘴抱拳道:“抱歉諸位,職業病,話確實多了。佛爺,我的發現是,此墓有一生門和死門,生門在南,死門在北,但無論從哪一個門進去,都困難重重,因為我判斷,秦皇墓的外圍用了奇門遁甲的手筆,我們進入后,生死二門很可能會隨時對調...” 張啟山微微皺起眉頭:“其他人還有發現嗎?” 一位對秦皇墓很有研究的呂教授道:“佛爺,我在古籍中翻閱《史記·高祖本紀》、《水經注·渭水》等史書的記載,說項羽當年帶了三十萬大軍曾經挖掘過秦皇墓,收其物,如今秦皇墓并曾被盜,那這記載多半是假的...不過,史書上記載的水銀應該是確有其事。” “我這兩日收集了古墓外圍的泥土,經檢測,確實含有大量的汞物質。若是如史書中記載,秦皇墓下真有一道水銀河護墓,那我們開墓前還需考慮如何解決水銀機關,不然整座墓被毀,我們可是千古罪人了?!? “是啊是啊,若是準備不妥,還是不能貿然開墓?!? 呂教授擔心的話一出,臺下許多學者紛紛響應。 張啟山深吸一口氣,想到史書中的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也不禁有些頭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