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2章-《戲子奮斗日常》


    第(3/3)頁

    一眾人出了客房,而此時天色也不早了,新婦回門得趕在黃昏之前回去,所以秦明月也沒多留,就和祁煊離開了秦府。

    不過臨走之前,她與秦海生交代過,讓他這兩日多注意下大哥這邊的情況。

    可回去的路上還是覺得不放心,就和祁煊商量過兩日再回娘家一趟。

    祁煊倒沒什么意見,便定下了此事。

    ……

    慈寧宮

    惠帝是個孝順的兒子,也知道親娘這些年不容易,若是沒有親娘,也沒有他的今日。

    所以哪怕政務再忙,隔兩日總會抽空來陪太后用膳。

    母子二人坐在一處用膳,就沒有那么多講究了。

    一桌御膳,說是御膳,不過只有數十道菜,但一應都是珍饈佳肴。

    太后褪下鳳冠,穿得十分家常,而惠帝也是一身常服,就宛如世上千千萬萬的普通母子一樣。

    太后用的少,每次動箸,都是在給惠帝夾菜。

    一頓膳用下來,惠帝倒是吃得酣暢淋漓,太后卻只吃了幾口。

    惠帝讓她多用,她卻說年紀大了,晚膳吃多了不克化。

    惠帝也知道太后的習性,倒是沒多說。

    “每次來母后這兒,都是兒子用膳用得最多的時候,也是母后這小廚房里做得菜真不錯。”

    惠帝接過洪英遞過來的帕子,擦擦嘴后道。

    太后一臉和藹的笑:“喜歡吃,以后母后讓人日日給皇帝送。

    其實哀家平日里也不少命人送過去,只是皇帝政務繁忙,總是忘了用膳。”

    頗有幾分責怪惠帝為了政務不顧龍體的意思。

    提起這個,惠帝不禁皺起眉頭。

    太后不免關切問道:“可是朝堂上發生了什么事?”

    太后雖不問政事,但也對前朝之事有所耳聞,知道最近朝堂上頗為不清凈。

    惠帝也沒遮掩,點了點:“河道之事還未徹底解決,最近閩浙兩地又鬧起了寇患,那些個夷人真是無禮至極,朝廷駁回了他們朝貢勘合的請求,就勾結那些海寇沿海肆掠,甚至沖擊了濠鏡的蕃司衙門。

    最近閩浙兩地的折子遞上來,朕的那些好大臣們又開始拿海禁說事,朕本想開了海禁,如今……”

    說到這里,惠帝再未說下去,而是疲憊地揉了揉眉心:“母后不用操心這些,朕自有主張。”

    見此,太后也只能點點頭。

    能坐到她這個位置,在后宮里已經是所向披靡,唯獨前朝那里,她卻是沒辦法插手的。

    惠帝想起一事,問道:“聽說母后派了魯嬤嬤去鎮北王府訓斥了鎮北王妃?”

    如今這事在京中已經傳遍了,惠帝自然也知道了。

    其實早在祁煊和秦明月出宮之時,惠帝就知道了事情始末,只是沒抽出功夫過問此事。

    太后點點頭:“那鎮北王妃是個蠢的,不過哀家看榮壽那新媳婦也不是個簡單的,竟然將這事鬧到哀家面前,哀家索性順勢派人去敲打敲打她。”

    這個她,自然指的是鎮北王妃。

    “他們有這心思也不止一日兩日了。”

    惠帝說。

    “那皇帝如何打算?

    總這么拖著也不成。”

    太后這個‘拖’字,惠帝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鎮北王府世子的人選一直沒定下,這些年沒少有人私下里議論。

    只是鎮北王那里裝糊涂,惠帝自然也樂得裝糊涂了。

    可如今遼東那邊顯然有想越過祁煊請封世子的意思,這事遲早會過到明路來,就看是什么時機了。

    “朕本打算待榮壽大婚之后,就還他世子之位,讓他回遼東。

    可如今……”他略微踟躕了下,嘆了一口氣:“朕倒有些不忍心了。”

    太后又怎么會不了解惠帝這種心思,再是別人家的孩子,養了這么多年也是有感情的。

    尤其這孩子雖是荒誕了些,不成樣子的些,到底心是孝的,這個孝自然指的是對她和皇帝。

    有時候太后也會有這種感嘆,哪怕是她那倆親孫子,還不如這個便宜的孫兒來得討她歡心。

    這戲演久了啊,都會情不自禁地入了戲。

    惠帝跺了下腳,直起腰來,猛吐一口氣,“且不說這些,朕如今有件事想讓榮壽去辦,至于這事就先放放。

    等他辦了差事回來,再行商討。”

    太后下意識問道:“什么事?”

    緊接著她就反應過來:“難道是和皇帝所言的開海禁有關?”

    對于自己的親娘,惠帝也沒什么可瞞的,“這開海禁之事屢提屢放,一直沒有結果。

    朕的那些個好大臣個個賺得盆滿缽滿,朕這個一國之君卻窮得連賑災都沒銀子。

    如今國庫空虛,遼東那里每年獅子大開口,河道修防年年都得砸下大筆銀子,還有今年這處旱,那處澇,這些都得銀子。”

    他緊緊攏著眉,不住勁兒地揉著眉心:“王銘晟在江南獨木難撐,且他是過了明路的,朕也不敢讓他直面插手,倒是榮壽這孩子是個奇才,常常出人意料,朕想派他去福建水師,打著剿寇名頭,實則暗里看看能不能找到開海禁的契機。”

    太后一怔:“可榮壽那孩子沒打過仗。”

    惠帝道:“母后難道忘了榮壽那身好武藝是從哪兒來的?”

    這個太后倒是知道,鎮北王乃是朝廷的肱骨之臣,身為鎮北王府的嫡長子,惠帝自然不能讓他不學無術,所以早年祁煊和南寧公是習過兩年兵法及行軍布陣的。

    不過也僅僅只學了兩年,兩人連個師徒的名分都沒有。

    至于祁煊這身好武藝則是遼東扎下的根基,回到京城也沒落下,惠帝給他找過不少武藝師傅教導他武藝。

    哪怕是做個樣子,也得裝得像一些。

    比起習文,惠帝自然希望祁煊習武。

    因為惠帝這么多年和那些文官們打交道,深知這些人心思之深,簡直讓人疲于應付,自然不希望養個心思深的在身邊。

    “再說,福建水師還有董文成在,惹不出什么大亂子的。”

    見此,太后道:“既然皇帝有章程就成。”

    母子二人又說了幾句,惠帝便離開了慈寧宮。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宁武县| 乌拉特中旗| 宝兴县| 庐江县| 壶关县| 乌鲁木齐市| 莆田市| 门源| 平南县| 泾阳县| 田东县| 安国市| 辽源市| 偃师市| 南江县| 巩留县| 含山县| 五台县| 台湾省| 彰化市| 桃园市| 普格县| 鲜城| 乡宁县| 五家渠市| 太原市| 财经| 凉山| 沂南县| 诸城市| 乐昌市| 资溪县| 岚皋县| 黄石市| 青阳县| 隆德县| 内江市| 江西省| 高阳县| 莱芜市|